中醫(yī)古籍
  • 《本草新編》 火

    作者: 陳士鐸

    火性不同,皆可炊□□焚,今世取人,大約□□□□□□□□□□火也。其實(shí)火之資益,關(guān)于疾病壽夭□□□□□□□□□□火,非無意也。今人不講者,以爐灶石火,取□□□□□□□□□之法,誰知鉆燧之火,有益于人不淺乎。我今闡發(fā)其義□□□君子采擇焉。春宜取榆柳之火,蓋榆柳之氣,得春氣最早□□葉先百木而青,取其火以生春氣,則一春無郁結(jié)之病也。夏宜取棗杏之火,蓋棗杏之氣,得夏氣最全,故其心純赤,取其火以長(zhǎng)夏氣,則一夏無吐瀉之病也。秋宜取柞 之火,蓋柞 之氣,得秋氣俱多,故其理皆白,取其火以收秋氣,則一秋無瘧痢之病。冬宜取槐檀之木,蓋槐檀之木,得冬氣甚堅(jiān),□□□□□火以藏冬氣,則一冬無寒凜之病也。長(zhǎng)夏宜取桑柘之□□□柘之木,得長(zhǎng)夏和氣,故其肌為黃,取其火以合四時(shí)之□□□夏無濕熱之病也。上古之人,無有 疾者,雖性情恬□□□□火之益也。

    今世所用□灶之火,此傳薪之□□□□□□□□未免雜而不純,烏能卻病哉。至于石中□□□□□□□□□損,又不若傳薪之火矣。夫延年即□□□□□□□□□□□以益壽哉,修仙之士,專尚水火,可不留□□。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