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五倍子,一名文蛤。味辛、酸,氣平,無毒。入腎經(jīng)。療齒宣疳 ,及小兒面鼻疳瘡,治風(fēng)癬癢瘡,并治大人五痔下血。洗目消赤腫,止疼痛。染須髭變黑。專為收斂之劑,又禁瀉痢腸虛,解消渴,生津,卻頑疼,去熱。百藥煎,亦此造成。此藥外治之功居多,內(nèi)治之功甚少,存之以備瘡毒之用耳。
或問五倍子乃收斂之藥,用之外治更宜,然而內(nèi)治以固滑瀉,未嘗不佳,何子著《本草》,單為外治留之乎?曰∶痢無止法,用澀藥以止痢,前人所戒。況五倍子止痢,乃不得已而用之,止痢之品甚多,何必借此不可用之藥。此鐸所以只取外治,而不取內(nèi)治。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yùn)》《四圣懸樞》《長(zhǎng)沙藥解》《玉楸藥解》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五倍子,一名文蛤。味辛、酸,氣平,無毒。入腎經(jīng)。療齒宣疳 ,及小兒面鼻疳瘡,治風(fēng)癬癢瘡,并治大人五痔下血。洗目消赤腫,止疼痛。染須髭變黑。專為收斂之劑,又禁瀉痢腸虛,解消渴,生津,卻頑疼,去熱。百藥煎,亦此造成。此藥外治之功居多,內(nèi)治之功甚少,存之以備瘡毒之用耳。
或問五倍子乃收斂之藥,用之外治更宜,然而內(nèi)治以固滑瀉,未嘗不佳,何子著《本草》,單為外治留之乎?曰∶痢無止法,用澀藥以止痢,前人所戒。況五倍子止痢,乃不得已而用之,止痢之品甚多,何必借此不可用之藥。此鐸所以只取外治,而不取內(nèi)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