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千金療熱病口爛,咽喉生瘡,水漿不得入者,膏方。
當(dāng)歸 射干 升麻(各一兩) 附子(半兩) 白蜜(四合)
上五味切,以豬膏四兩先煎之,令成膏,下著地,勿令大熱,內(nèi)諸藥微火煎,令附子色黃,藥成去滓,投蜜,更上火一兩沸,以器盛之,取杏仁許含之,日四五,咽之無妨,大人小兒又療口中瘡,咽喉塞不利,口燥膏方。
豬脂(一斤) 黃連(一兩) 白蜜(一升)
上三味合煎令成膏,去滓,合半棗大,日四五,夜亦含之。
(公元 1359 年)元.滑壽(伯仁)著。一卷。以浮、沉、遲、數(shù)、滑、澀六脈為綱,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甚有心得。
《諸病源候論》(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著。五十卷。 共分 67 門、1720 節(jié),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狀。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千金療熱病口爛,咽喉生瘡,水漿不得入者,膏方。
當(dāng)歸 射干 升麻(各一兩) 附子(半兩) 白蜜(四合)
上五味切,以豬膏四兩先煎之,令成膏,下著地,勿令大熱,內(nèi)諸藥微火煎,令附子色黃,藥成去滓,投蜜,更上火一兩沸,以器盛之,取杏仁許含之,日四五,咽之無妨,大人小兒又療口中瘡,咽喉塞不利,口燥膏方。
豬脂(一斤) 黃連(一兩) 白蜜(一升)
上三味合煎令成膏,去滓,合半棗大,日四五,夜亦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