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單花芥

    拼音注音Dān Huā Jiè別名

    無莖芥、高山辣根菜、高山無莖芥

    出處

    本品系《晶珠本草》記載的索洛手扎之一種,稱索洛嘎保。歷史詳見索洛莫保(寬果叢菔)的記載。

    附寬果叢菔 :《晶珠本草》記載:“索洛手扎,清肺熱,治肺熱病。共分為白、紫、紅三種”?!端{琉璃》記載:“紫色種,狀如白色種,莢果細,狀如蓮瓣,以色分種。治肺熱病?!薄度缫鈱殬洹酚涊d:“索洛嘎保(白色種)生長在高山雪線之下。味苦,清肺熱,治熱病?!薄秷D鑒》記載:“索洛莫保(紫色種)葉白色帶紫色光澤,葉脆易

    來源

    藥材基源:為十字花科植物單花芥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egaeophyton scapiflorum(Hook.f.et Thoms.)Marq.et Shax[Cochlearia scapiflorum Hook.f.et Thoms.]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挖,去凈雜質(zhì),陰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500-5400m的山坡潮濕地、高山草地、林內(nèi)水溝邊和流水灘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青海、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

    原形態(tài)

    單花芥,多年生矮小叢生草本。植株光滑無毛。根粗壯,表面多皺縮,常具環(huán)紋,側(cè)根少數(shù),纖維狀。莖極短縮,高5-15cm。葉多數(shù),旋疊狀著生于基部,葉片一狀披針形或長匙形,長3-10cm,寬5-8mm,全緣或具稀疏淺齒,兩面光滑無毛;葉柄扁平,在基部擴大呈鞘狀?;ù螅瑔紊诨ㄝ闵?,花葶扁平,自莖基叢生,長2-10cm;萼片4,長卵形,長3-5mm,寬2-3mm,內(nèi)輪2枚基部呈囊狀,具白色膜質(zhì)邊緣;花瓣4,白色至淡藍色,寬倒卵形,基部稍具爪;雄蕊6,近等長,長4.5-5.5mm;雄蕊1,由2心皮組成,子房橢圓形,長3-3.5mm,寬約2.5mm,花柱細柱形,柱頭不明顯。短角果寬卵形,長4-5mm,寬3-3.5mm,扁平,肉質(zhì),冰開裂,邊緣具窄翅。種子5每賓至如歸2行,扁圓形,褐色,長1.8-2mm,寬約1.5mm?;ā⒐?-9月。

    性狀

    性狀鑒別,根略呈圓柱形,表面皺縮具環(huán)紋。莖長5-15cm,少分枝。葉著生于莖基,多皺縮,展開后葉片線狀披針形,長3-10cm,寬4-8mm,全緣;葉柄較寬,基部成鞘狀抱莖。花葶叢生,可見類白色的花或短角果。短角果近卵形,長4-5mm,邊緣具窄翅。種子扁圓形,褐色,長1.8-2mm,子葉2片,肥厚,富油性。味辛辣。

    性味

    味辛;辛;性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止血;消腫。主溫熱病發(fā)熱;咳嗽;咯血;四肢浮腫;食物中毒;創(chuàng)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研末,3-6g;亦可煎湯服。外用:適量,研末敷。

    制劑

    散劑。

    復(fù)方

    草烏100g,翼首草20g,藏木香200g,力嘎都60g,莪大夏200g,無莖薺60g,訶子200g,洪連40g,安息香100g。以上共研細粉,有特異臭氣,味苦、澀、微麻。清瘟解熱;用于時行感冒引起的肺部疼痛及瘟疫病引起的發(fā)燒。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來源天南星科天南星屬植物細齒天南星Arisaema serratum (Thunb.) Schott,以球莖入藥。秋冬采收,曬干。性味辛,平。功能主治解毒。用于毒蛇咬傷。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爛敷傷口周圍。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拼音注音Bān Chǔ Tóu Hónɡ來源藥材基源:為野牡丹科植物斑點楮頭紅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arcopyramis nepalensis Wall.var.maculata C.Y.Wu ex C.Chen采收和儲藏:夏、秋......
  • 拼音注音Bān Diǎn Hǔ ěr Cǎo英文名blotch saxifraga出處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來源藥材基源:為虎耳草科植物斑點虎耳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axifraga punctata L.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
  • 來源虎耳草科斑瓣虎耳草Saxifraga takedana Nakai,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西藏。性味淡,溫。功能主治除濕利尿,行血祛瘀,消腫。主治咳嗽,咯血,黃疸,骨折筋傷,白帶,瘡癤。用法用量0.5~1兩。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中藥大辭典》:斑竹殼拼音注音Bān Zhú Ké別名斑竹衣出處《民間常用草藥匯編》來源為禾本科植物剛竹的籜。功能主治清血熱;燒灰吃,透斑疹。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去毛),2~3錢;或燒灰沖服。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斑竹殼拼音注音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