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短劇療小兒夜啼,一物前胡丸方。
前胡(隨多少)
上一味搗篩,蜜丸如大豆,服一丸,日三,加至五六丸,以瘥為度。(千金同)
又方:以妊娠時食飲偏有所思者,以哺兒則愈。(千金同)千金療小兒夜啼不已,醫(yī)所不治者方。
取野狼糞中骨燒作灰,水服如黍米粒一枚,即定。
又療小兒夜啼至明不安寐,芎 散方。
芎 防己 白術(shù)(各二分)
上三味搗篩,以乳和之,與兒服之量多少,又以兒母手掩臍中,亦以摩兒頭及脊驗。二十日兒未能服散者,以乳汁和之,服如麻子一丸。
又方:交道中土 伏龍肝(各一把)
上二味,以絹篩,水和少許服之瘥。
又方:取馬骨燒灰,敷乳上飲兒,啼即止。(并出第五卷中)
備急或常好啼方。
取犬頭下毛,以絳囊盛。擊兒兩手,立效。
必效小兒夜啼方。
以日未出時及日午時,仰臥,著于臍上橫文屏氣以朱書作血字,其夜即斷聲效。
古今錄驗小兒夜啼如腹痛方。
蟲(熬令煙盡) 芍藥(炙) 芎 (熬各等分)
上三味搗末,服如刀圭,日三,以乳服之。
又療小兒夜啼不止,腹中痛,宜以乳頭散方。
黃 甘草(炙) 當(dāng)歸 芍藥 附子(炮) 干姜(各等分)
上六味為散,以乳頭飲兒,丸可胡豆三丸,大小量之。
《冷廬醫(yī)話》(公元 1897 年)清.陸以湉(定圃)著。五卷。卷一論“醫(yī)范”“醫(yī)鑒”“慎疾”“保生”“求醫(yī)”“診法”“ 用藥”;卷二論古人今人,古書今書;卷三、四、五論病,推究每證的虛實原委,指出醫(yī)家的利弊。近人從陸氏《冷廬雜識》中摘出其論醫(yī)語作為補(bǔ)編 。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短劇療小兒夜啼,一物前胡丸方。
前胡(隨多少)
上一味搗篩,蜜丸如大豆,服一丸,日三,加至五六丸,以瘥為度。(千金同)
又方:以妊娠時食飲偏有所思者,以哺兒則愈。(千金同)千金療小兒夜啼不已,醫(yī)所不治者方。
取野狼糞中骨燒作灰,水服如黍米粒一枚,即定。
又療小兒夜啼至明不安寐,芎 散方。
芎 防己 白術(shù)(各二分)
上三味搗篩,以乳和之,與兒服之量多少,又以兒母手掩臍中,亦以摩兒頭及脊驗。二十日兒未能服散者,以乳汁和之,服如麻子一丸。
又方:交道中土 伏龍肝(各一把)
上二味,以絹篩,水和少許服之瘥。
又方:取馬骨燒灰,敷乳上飲兒,啼即止。(并出第五卷中)
備急或常好啼方。
取犬頭下毛,以絳囊盛。擊兒兩手,立效。
必效小兒夜啼方。
以日未出時及日午時,仰臥,著于臍上橫文屏氣以朱書作血字,其夜即斷聲效。
古今錄驗小兒夜啼如腹痛方。
蟲(熬令煙盡) 芍藥(炙) 芎 (熬各等分)
上三味搗末,服如刀圭,日三,以乳服之。
又療小兒夜啼不止,腹中痛,宜以乳頭散方。
黃 甘草(炙) 當(dāng)歸 芍藥 附子(炮) 干姜(各等分)
上六味為散,以乳頭飲兒,丸可胡豆三丸,大小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