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留師蜜

    《中藥大辭典》:留師蜜拼音注音Liú Shī Mì出處

    《本草拾遺》

    來源

    為蜜蜂科昆蟲竹蜂所釀的。

    性味

    ①《本草拾遺》:"味甘,寒。"

    ②《綱目》:"甘酸,寒,無毒。"

    功能主治

    《本草拾遺》:"主牙齒匿痛,口中瘡,含之。"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留師蜜拼音注音Liú Shī Mì英文名honey of bamboo bee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來源

    藥材基源:為木蜂科動(dòng)物竹蜂等所釀造的蜜。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Xylocopa dissimilis(Lep.)

    采收和儲(chǔ)藏:剖開有竹蜂巢的竹莖,取出巢中蜜,除去雜質(zhì),密閉貯藏。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常棲于竹類的莖稈中并將唾液與鉆木的竹木屑混合與鉆木的竹木屑混合制成隔板。將巢穴間成若干格,每格貯花粉與蜜法的混合物,并產(chǎn)卵于其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我國南方各地。

    原形態(tài)

    竹蜂,體形鈍圓肥大,長約25mm。體黑色,密生柔軟的黑絨毛,復(fù)眼1對(duì)。觸角稍彎曲,胸部背面密生黃毛。翅紫藍(lán)色,基部色澤較深,翅端較淡,全翅閃現(xiàn)金色光輝。足3對(duì),黑色而短。

    歸經(jīng)

    心;胃經(jīng)

    性味

    味甘;性寒

    功能主治

    清心瀉火。主齲齒;口瘡

    用法用量

    內(nèi)服:適量,口含。

    各家論述

    《本草拾遺》:主牙齒病,口中瘡,含之。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ái Fàn Dòu別名云藊豆、四季豆、龍爪豆(《植物名實(shí)圖考》),唐豇、隱元豆(《植物學(xué)大辭典》),云豆、六月鮮、龍骨豆、二生豆、三生豆、唐豆(《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白豆、粉豆(《陸川本草》)。出處《陸川本草》來源為豆科......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首烏拼音注音Bái Shǒu Wū別名山東何首烏、泰山何首烏來源為蘿藦科牛皮消屬植物戟葉牛皮消Cynanchum bungei Decne.,以塊根入藥。4~5月或10~11月菜塊根,曬干。性味苦、甘、澀,微溫。功能主......
  • 《中藥大辭典》:白馬陰莖拼音注音Bái Mǎ Yīn Jīnɡ別名白馬莖(《本經(jīng)》)。出處《綱目》來源為馬科動(dòng)物馬的雄性外生殖器。原形態(tài)動(dòng)物形態(tài)詳“馬肉“條。炮制《雷公炮炙論》:“(白馬莖),臨用時(shí)以銅刀劈破作七片,將生羊血拌蒸半日,出曬干......
  • 《中藥大辭典》:白馬骨拼音注音Bái Mǎ Gǔ別名六月雪、路邊金(《寧鄉(xiāng)縣志》),滿天星((陽春縣志》),路邊雞(《草木便方》),六月冷、曲節(jié)草(《嶺南采藥錄》),路邊荊、魚骨刺、光骨刺、過路黃荊(《中醫(yī)藥實(shí)驗(yàn)研究》),硬骨柴(《江西民間......
  • 拼音注音Bái Mǎ Gǔ Gēn出處《植物名實(shí)圖考》來源為茜草科植物白馬骨或六月雪的根。夏、秋采收根部,洗凈。曬干,或鮮用。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白馬骨“條。性味《草木便方》:“涼?!肮δ苤髦戊铒L(fēng),清熱,利濕。治偏正頭痛。牙痛,喉痛,目赤腫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