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胎產心法》 脈訣論

    作者: 閔純璽

    《脈經》云∶產后之脈,寸口洪疾不調者死,沉微附骨不絕者生。又曰∶沉小緩滑者吉,實大堅弦疾者兇,牢革結代及澀滯不調者不治。丹溪曰∶胎前脈當洪數,既產而脈仍洪數者死。又曰∶胎前脈細小,產后脈洪大者多死。予見產后多有洪數而生者,要知血虛之脈浮洪而數者居多,產后血虛,故現此脈。若不明以告醫(yī),俗醫(yī)多誤認為外感,虛虛之禍在于頃刻。然此洪數之中,自有和滑之象,非如牢疾而少胃氣之謂,故多死也?!懂a經》曰∶胎前之病,其脈貴實,產后之病,其脈貴虛。胎前則順氣安胎,產后則補虛消瘀,此其要也。大凡孕婦臨產,氣血動蕩,胞胎迸裂,與常經離異,必有水先下,俗謂之胞漿,即養(yǎng)胎之液也。水下則胞裂而產,既產則氣血兩虛,脈宜緩滑。緩則舒徐,不因氣奪而急促,滑則流利,不因血去而枯澀,均吉兆也。若實大弦牢,非產后氣血兩虛所宜。實則邪實,大為邪進,弦為陰斂宣布不能,牢為堅著近乎無胃,皆相逆之脈,故兇。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李中梓
  • 作者:
    張驥
  • 作者:
    周學海
  • 作者:
    賀龍驤
  • 作者:
    吳道源
  • 《女科寶鑒》是以中醫(yī)方法論述女性生殖器相關疾病的探索性新書,書中詳細介紹了七十多種常見女性生殖器相關病證,其中包括女科雜病、性病、月經病和中醫(yī)藥避孕、中醫(yī)藥抗早孕等。各病證以病機要點為中樞,展開對理、證、法、方、藥的論述,同時,引進中醫(yī)女科最新研究成果,使之更具臨床指導性和收藏價值。

    縱覽全書,具有形式新穎、內容豐富、扼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點。全書共約25萬字。

    讀者對象:中西醫(yī)臨床工作者、醫(yī)學院校師生及廣大男女中、青年。

    著者 一九九一年八月

    作者:
  • 作者:
    凌德
  • 作者:
    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