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肺臟壅塞,咳嗽,涕唾稠粘,咽喉不利。
黃 (去蘆,蒸出擘破,于槐砧上碎銼一兩) 山梔子(一兩,如雀腦者,去皮,以甘草水浸一宿,焙用) 茯苓赤者(以水中澄去浮者,炒用,一兩) 秦艽(一兩,須是于腳下左交裂者為秦,以布拭卻毛) 柴胡(一兩,去蘆以布拭去土凈,銼勿犯鐵器) 地骨皮(半兩) 川升麻(半兩) 甘草(半兩,炙) 黃芩(一兩) 人參(一兩。
上十味,同杵為末,以瓷器內(nèi)盛貯,每服三錢,水一盞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食后服之。
《傷寒雜病論》(公元 219 年)漢.張機(jī)(仲景)著。十六卷??偨Y(jié)三世紀(jì)以前的臨床經(jīng)驗,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肺臟壅塞,咳嗽,涕唾稠粘,咽喉不利。
黃 (去蘆,蒸出擘破,于槐砧上碎銼一兩) 山梔子(一兩,如雀腦者,去皮,以甘草水浸一宿,焙用) 茯苓赤者(以水中澄去浮者,炒用,一兩) 秦艽(一兩,須是于腳下左交裂者為秦,以布拭卻毛) 柴胡(一兩,去蘆以布拭去土凈,銼勿犯鐵器) 地骨皮(半兩) 川升麻(半兩) 甘草(半兩,炙) 黃芩(一兩) 人參(一兩。
上十味,同杵為末,以瓷器內(nèi)盛貯,每服三錢,水一盞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食后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