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yùn)用。
查古籍
《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yùn)用。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jìn)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nèi)經(jīng)》有關(guān)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原料】砂仁末10克,豬肚1000克,胡椒末、花椒、生姜、蔥白、豬油、食鹽、料酒、味精、水豆粉等各適量。
【制作】將豬肚洗凈,放入沸水鍋內(nèi)汆透撈出,刮去內(nèi)膜。將清湯倒入鍋內(nèi),放入豬肚,再下花椒、生姜和蔥白,煮熟,打去血泡浮沫將豬肚起鍋,晾涼后切片。將鍋內(nèi)加原湯500克,在火上燒開,下入肚條、砂仁末、胡椒面、豬油、味精,然后用水豆粉炒勻即成。
【作用】行氣止痛,化濕醒脾。適宜于食欲不振、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