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食物療法》 羊

    羊在我國北方農(nóng)村飼養(yǎng)比較普遍,內(nèi)蒙、新疆飼養(yǎng)量更大。這是因為羊是食草動物,飼養(yǎng)簡單,養(yǎng)育方便,而且其肉質(zhì)細嫩,味道鮮美,加上其毛可以紡線織物,其奶亦可供人飲用,因此受到人們的喜愛。

    羊肉: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據(jù)分析,它含有優(yōu)質(zhì)完全蛋白質(zhì)11.1%,含脂肪28.8%,還含有無機鹽、鈣、磷、鐵以及維生素B、A和煙酸等。羊肉性味甘、溫、熱,歷來被用作補陽的佳品,具有溫中補虛,溫經(jīng)補血,溫腎壯陽的功效。因其性熱,凡外感邪熱,或內(nèi)有宿熱者忌食。同時,羊肉不宜同蕎麥、豆醬同食,同食容易引發(fā)宿疾,亦不宜與醋同食。

    羊血:水分占4/5,其余為多種蛋白質(zhì)、少量脂類(包括磷脂和膽固醇)、葡萄糖及無機鹽。蛋白質(zhì)主要是血紅蛋白,其次是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和少量纖維蛋白。性味咸平,功能止血,祛瘀,可解丹石毒。

    羊乳:富含脂肪及蛋白質(zhì)。羊乳的脂肪酸,飽和者以棕櫚酸為最多,不飽和者皆以油酸為主。味甘性溫,補虛弱,潤心肺,開胃進食,利大腸,并有解毒利尿消腫之功。

    羊肝: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糖類、鈣、磷、鐵、尼克酸、維生素B1、C等營養(yǎng)成分,其中維生素A的含量較高,每100克羊肝中含維生素A29900國際單位。味甘、苦,性寒,具有補肝明目,養(yǎng)肝補血的作用。它不宜與梅子、小豆、生椒、苦筍同食,同食易傷人。

    羊腎:俗稱羊腰子、羊腎子。性味甘、溫,功可補腎氣,益精髓,為補陰佳品。

    羊胃:即羊肚,性味甘、溫,有補益脾胃,補氣斂陰的功效。

    羊心:性溫,味甘,功能補心,還可解心氣郁滯。

    羊膽:羊膽汁主要成分是膽汁酸鹽,膽色素(膽紅素和膽綠素),粘蛋白,膽固醇,卵磷脂,碳酸氫鈉等。其性味苦寒,能清火、明目、解毒、退翳,還具有抑菌作用,對肺結(jié)核有良效。

    羊肺:性味甘平,補肺氣,調(diào)水道。

    羊胰:性味甘平,功能益肺、祛痰、補脾、潤燥。

    羊脂:性味甘溫,能祛風(fēng)、補虛、潤燥。

    羊骨:味甘,性溫,含大量磷酸鈣,少量碳酸鈣以及磷、鈉、鉀、鐵、氟、氯、骨膠原、骨類粘蛋白、彈性硬蛋白樣物質(zhì),尚有中性脂肪、磷脂和少量糖原等。功用為益肝腎、強筋骨、固牙齒、健腦補血。

    羊角:與羚羊角功效相似,但功力稍差。能平肝熄風(fēng),解痙鎮(zhèn)驚。

    【應(yīng)用實例】

    1.產(chǎn)后腹痛:羊肉400克洗凈切塊,當歸100克用紗布包好,加干姜50克、水適量共煮湯。待羊肉爛熟后去藥渣,調(diào)味食肉喝湯。每天1次,連服4~5次。

    2.痛經(jīng):羊肉500克,當歸、生姜各25克,桂皮、調(diào)料各適量。羊肉洗凈切塊,當歸用紗布包好,加生姜、調(diào)料、桂皮后,文火燜煮至爛熟,去藥渣,食肉喝湯。月經(jīng)前,每天1次,連服3~5天。

    3.乳汁自出:羊乳18克,芡實9克,黃芪18克,水煎服,每日1劑。

    4.急性結(jié)膜炎:羊膽3個,蜂蜜適量。取羊膽汁加入蜂蜜內(nèi),放鍋里熬成軟膏服。每天2次,每次10~15克,開水沖服。

    5.青光眼:羊肝60~90克,谷精草、白菊花各12~15克,水煎服,每天1劑。

    6.陽痿:羊腎120克,韭菜150克,各種調(diào)料適量,放鐵鍋內(nèi)同炒熟調(diào)味佐食。每天1次。

    7.小兒遺尿:羊肚1個洗凈加水煮湯,調(diào)味后空腹食用。每天1次,連服1周。

    8.心絞痛:羊心1個,紅花6克。將紅花加水1杯浸泡,入鹽少許,徐徐涂在羊心上,炙熟食用。隔天1次。

    9.支氣管哮喘:鮮羊膽汁120克,蜂蜜250克。二味混合后蒸2小時,裝瓶備用。每次15~20克,早晚各服1次。

    10.干嘔:羊乳1杯,空腹飲之。

    11.視物模糊:羊肝1具,羊膽1具,用濕紙包裹,燉熟去羊膽,每次吃羊肝120~150克。

    12.肺結(jié)核:每日蒸服羊苦膽1枚,或每日吞服羊膽干燥粉1克,連服3個月為1療程。

    13.瘧疾;羊骨洗凈杵碎約150~180克,水煎,在瘧疾發(fā)作前3小時服。

    14.子宮脫垂:在青山羊之耳尖消毒后取血十數(shù)滴,用溫開水1次沖服,每日1次。

    15.帶下:羊胰1具,用醋洗凈,空腹食之。

    16.消化不良:羊肉50~150克,洗凈切薄片,與高粱米煮粥,加入調(diào)料食之。

    17.吐血、衄血:新鮮羊血熱飲1~2小杯。

    18.貧血:羊肝作羹,肝熟入菠菜,打入雞蛋,食之。

    19.腰痛:羊腎去膜,陰干為末,酒服6克,每日3次。

    20.百日咳:羊膽1枚,白糖適量,和勻,分3次服,1日服完。

    21.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羊脛骨500克,砸碎煮1小時,入大棗100克,煮至軟熟,分2~3次服食,15日為1療程。

    22.頭痛:山羊角削片,每取30克,水煎服?;驘掖嫘?,溫酒服少許。

    23.流行性乙型腦炎:山羊角30克,鉤藤6~10克,水煎服。

    24.毒蕈中毒:山羊血大量灌服。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