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學生作文 學門教育

國學古籍

古今刀劍錄

  •   《古今刀劍錄》一卷,梁陶宏景撰。宏景字通明,丹陽秣陵人。齊初為奉朝請。永明十年,上表辭祿,止於句曲山。梁大同二年卒。贈中散大夫,謚貞白先生。事跡具《梁書。處士傳》。是書所記帝王刀劍,自夏啟至梁武帝,凡四十事,諸國刀劍,自劉淵至赫連勃勃,凡十八事。吳將刀,周瑜以下凡十事。魏將刀,鍾會以下凡六事。然關、張、諸葛亮、黃忠皆蜀將,不應附入?yún)菍⒅校蓚鲗懻`佚蜀將刀標題三字。又董卓、袁紹不應附魏,亦不應在鄧艾、郭淮之間,均為顛舛。至宏景生於宋代、齊高帝作相時已引為諸王侍讀,而書中乃稱順帝準為楊玉所弒,不應以身歷之事,謬誤至此。且宏景先武帝卒,而帝王刀劍一條乃預著武帝謚號,并直斥其名,尤乖事理。疑其書已為後人竄亂,非宏盡景本文。然考唐李綽《尚書故實》引《古今刀劍錄》云,自古好刀劍多投伊水中,以禳膝人之妖。與此本所記漢章帝鑄劍一條雖文字小有同異,而大略相合。則其來已久,不盡出後人贗造?;蛞鄰埲A《博物志》之流,真?zhèn)螀胍病?/li>

作者:陶宏景

孝經(jīng)

  • 《孝經(jīng)》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經(jīng)典,其作者歷來說法不一,有孔子說和曾子說等,學界一般認可為先秦儒者所作。

    《孝經(jīng)》以“孝”為中心,通過孔子與其門人曾參談話的形式,對孝的價值、意義、作用以及實行“孝”的要求和方法等問題進行了集中的闡述,是一部儒家孝倫理的系統(tǒng)化著作。    《孝經(jīng)》認為,“孝”是“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認為孝是自然規(guī)律的體現(xiàn),是人類行為的準則,是國家政治的根本。    《孝經(jīng)》在唐代被尊為經(jīng)書,南宋以后被列為“十三經(jīng)”之一,共分十八章,全文不足兩千字,是十三經(jīng)中篇幅最短的一部。

    《孝經(jīng)》在中國古代影響很大,歷代王朝無不標榜“以孝治天下”,唐玄宗曾親自為《孝經(jīng)》作注。 ==============================================================================開宗明義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 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 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 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 終于立身。《大雅》云:‘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天子章第二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愛敬盡于事親,而德 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也?!陡π獭吩疲骸蝗擞袘c,兆民賴之?!?


    諸侯章第三

    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jié)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 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侯 之孝也?!对姟吩疲骸皯?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 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 三者備矣,然后能守其宗廟。蓋卿、大夫之孝也?!对姟吩疲骸百硪狗诵?,以事 一人?!?


    士章第五

    資于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愛,而君取 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考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 后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对姟吩疲骸百砼d夜寐,無忝爾所生。


    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jié)用,以養(yǎng)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 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三才章第七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民之 行也。天地之經(jīng),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是以其教不肅 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 陳之德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 好惡,而民知禁?!对姟吩疲骸蘸諑熞?,民具爾瞻?!?


    孝治章第八

    子曰:“昔者明王之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于公、侯、伯、子、 男乎?故得萬國之歡心,以事其先王。治國者,不敢侮于鰥寡,而況于士民乎? 故得百姓之歡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況于妻子乎?故得人 之歡心,以事其親。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 生,禍亂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对姟吩疲骸杏X德行,四國順 之?!?


    圣治章第九

    曾子曰:“敢問圣人之德,無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 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嚴父。嚴父莫大于配天,則周公其人也。昔者,周 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nèi),各以其職來祭。 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親生之膝下,以養(yǎng)父母日嚴。圣人因嚴以教敬, 因親以教愛。圣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 天性也,君臣之義也。父母生之,續(xù)莫大焉。君親臨之,厚莫重焉。故不愛其親 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以順則逆,民無則焉。 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兇德,雖得之,君子不貴也。君子則不然,言思可道,行思 可樂,德義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是以其民畏而愛 之,則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对姟吩疲骸缛司?,其儀不 忒。’”


    紀孝行章第十

    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yǎng)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 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后能事親。事親者,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在丑 不爭。居上驕則亡,為下而亂則刑,在丑而爭則兵。三者不除,雖日用三牲之養(yǎng), 猶為不孝也。”
    五刑章第十一 子曰:“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無上,非圣人者無法,非 孝者無親。此大亂之道也?!?


    廣要道章第十二

    子曰:“教民親愛,莫善于孝。教民禮順,莫善于悌。移風易俗,莫善于樂。 安上治民,莫善于禮。禮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 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此之謂要道也?!?


    廣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 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 《詩》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侵恋?,其孰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


    廣揚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順可移于長。居家理, 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內(nèi),而名立于后世矣?!?


    諫諍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 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 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 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于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于不義。則子不可以不 爭于父,臣不可以不爭于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感應章第十六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長幼順,故上下 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 也。宗廟致敬,不忘親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廟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 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对姟吩疲骸晕髯詵|,自南自北,無思 不服。’”


    事君章第十七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進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 下能相親也?!对姟吩疲骸暮鯋垡樱诓恢^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喪親章第十八

    子曰:“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 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此圣人之政 也。喪不過三年,示民有終也。為之棺槨衣衾而舉之,陳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踴 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為之宗廟,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時 思之。生事愛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

作者:

前漢紀

  •   又稱漢紀,荀悅(148-209)撰。字仲豫,穎川郡穎陰縣(今河南許昌市)人。祖淑,有名于世,當時名賢李固、李膺等皆師宗之。有子八人,號稱“八龍”,其中以悅叔爽最著名。董卓專政,拉攏名士,辟用爽等爽自到任至進拜司空,僅九十五日。爽雖被卓破例拔用,但仍乃心漢室,暗中圖謀誅卓。悅早失父、年十二,能說《春秋》,性沈靜,好著述。漢未政在閹官,悅隱居不仕。悅從弟彧,為曹操所重用。及獻帝都許,乃征悅,為黃門侍郎,遷秘書監(jiān)。獻帝頗好文學,荀悅、荀或及孔融侍講禁中。建安三年(198年),獻帝以《漢書》文繁難省,乃令悅依編年體《左傳》撰《漢紀》,至建安五年(200年)書成。

      《漢紀》的取材,絕大多數(shù)來自《漢書》,自己也稍有增刪。如諫大夫王仁、侍中王閎的諫疏,皆《漢書》所無;關于壺關三老茂,《漢書》無姓,《漢紀》則云姓令狐;朱云請尚方劍,《漢書》作“斬馬劍”,《漢紀》乃作“斷馬劍”。據(jù)唐張渭詩:“愿得上方斷馬劍,斬取朱門公子頭”,證明《漢書》有誤字。是知《漢紀》自有剪裁,非一味抄襲者比?!逗鬂h書。荀悅傳》言:“時政移曹氏,天子恭已而已,悅志在獻替,而謀無所用,乃作《申鑒》五篇”。所謂《申鑒》,即申論前事,以為后世鑒戒之意,僅從此題目觀之,即知悅著書并非脫離政治音,獻帝自建安元年被曹操移至許,雖然生活得到安定,然操對獻帝的監(jiān)視和控制,遠遠勝過已往涼州軍閥,而獻帝亦企圖誅操。在這種情況下,悅勢不得保持中立,歷來學者多以為荀悅不滿曹操專政,其著書的目的即在于規(guī)勸曹操作一漢室忠臣,而勿為王莽篡奪,遺臭萬年。但也有個別史家不同意這個意見。依我看,荀悅出身于儒門世家,個人并不怎樣熱中于權勢名利,故棲遲衡門,年逾半百,始行出仕。從他的閱歷和家世看,他不可能參預誅操謀劃。但從他所撰《申鑒》及《漢紀》的思想內(nèi)容看,連他自己都不回避乃“有監(jiān)戒焉”。所以他在《申鑒》中要“在上者……肅恭其心,慎修其行,內(nèi)不回惑,外無異望,則民志乎矣”。這是明確勸告曹操修德慎行,內(nèi)不回惑傷忠貞,外無異望圖漢鼎。繼之又言,“古者天子諸侯有事,必告于廟,朝有二史,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事為《春秋》,言為《尚書》。君舉必書,善惡成敗,天不存焉……得失一朝,而榮辱千載。善人勸焉,淫人懼焉”。這是告誡曹操,要黽勉作周公,永遠留典型于后世,獲榮譽于萬代,切勿作王莽,逞快于一時,遭詬辱于千載。

      荀悅《漢紀》的地位,主要體現(xiàn)在促進了《春秋》和《左傳》所用的編年體形式的成熟化。通過他的努力,編年體逐漸完善起來,成為和紀傳體并重的兩種基本史書體裁。書中常用“荀悅曰”的形式發(fā)表有見地的史論,行文流暢,成就很高,受到后人贊揚?,F(xiàn)在,常見的版本是《四部叢刊》本。

作者:荀悅

中國官場學

  • 本書對于中國官場的歷史進行了絕妙的諷刺,直阿了中國歷代官場所存在的問題,同時該書還描述了中國當代官場的現(xiàn)狀,由于受歷史沉淀和市場經(jīng)濟的影響,中國官場有越來越腐化的傾向。

    當官的訣竅:學治臆說;高級幕僚的心得:佐治藥言;左右逢源的藝術:續(xù)佐治藥言;衙門內(nèi)部的真相:幕學舉要;官場備忘錄:學治說贅;中國官場學原文。

作者:汪龍莊、萬楓江

九家舊晉書輯本

  • 九家舊晉書輯本

作者:湯球輯(清) 楊朝明校補

唐詩三百首

  •  唐詩是中國詩歌發(fā)展的峰巔,是一代文學的標志。

      清人彭定求等所編《全唐詩》共收集有唐一代2200余位詩人的48900多首詩歌。唐詩的作家上有帝王將相、下有漁夫樵人、僧道伶工;唐代詩壇上不僅涌現(xiàn)了初唐四杰、陳子昂、王維、孟浩然、高適、岑參、白居易、韓愈、孟郊、柳宗元、劉禹錫、李賀、李商隱、杜牧等璀燦的群星,而且升起了“詩仙”李白和“詩圣”杜甫兩位光照千秋的詩壇巨星。唐詩在詩體上日臻完善,以五七言為主,四言、雜言的古體詩、樂府詩乃至律詩、絕句無不具備,許多詩人對近體詩體制的掌握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唐代詩歌流派眾多,風格多樣。著名詩派有山水田園派、邊塞派、韓孟派、元白派等,風格上呈出雄渾、沖淡、纖禾農(nóng)、高古、典雅、洗煉、勁健、綺麗、自然、含蓄、豪放、疏野、清奇、飄逸、曠達等多姿多態(tài)之景象,唐詩意象的選擇、攝取極為廣泛,舉凡社會生活、人物內(nèi)心世界無不涉及,真實記錄了有唐一代的社會史實,表達了不同階層人物的情感和愿望。唐詩以其意象的組合、意境的開拓,創(chuàng)造了中國古典詩歌的最高審美境界,取得了后人難以逾越的藝術成就。
    唐詩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一個動態(tài)的流變過程。明人高木秉的《唐詩品匯》把唐詩分為初、盛、中、晚四個時期,是大體符合唐詩發(fā)展歷程的。從唐王朝建立到睿宗延和元年618712是初唐時期,這一段也可稱作唐詩的徘徊時期。本期詩歌大抵沿襲了齊梁余風,題材狹窄,格調(diào)纖弱。到唐初四杰出,詩風始有所振起。稍后陳子昂力倡漢魏風骨,詩風為之一變;從玄宗開元元年到代宗永泰元年713一765為盛唐時代。本期名家比肩接踵,詩歌創(chuàng)作如日中天,形成了令后人追慕不已的“盛唐氣象”。李白是唐帝國國勢鼎盛時期的歌手,杜甫是唐帝國大廈傾覆之際的憂患之士;李白詩歌是青春的頌歌,杜甫詩歌是亂世之悲歌;李白詩歌飄逸豪放,杜甫的詩歌沉郁頓挫。田園山水詩派、邊塞詩派和其他詩人一道將盛唐詩壇裝扮得千姿百態(tài),氣象萬千。代宗大歷元年到穆宗長慶四年766—824為中唐時期,大歷年間,詩歌創(chuàng)作跌入低谷,大歷十才子缺乏雄渾之氣。中唐后期詩壇再度輝煌,元白等人掀起新樂府運動,韓孟詩派刻意求新,柳宗元、劉禹賜、李賀等優(yōu)秀詩人無不形成了各自的藝術風格。從敬宗即位到唐末825—907為晚唐時代,大唐帝國日薄西山,詩歌創(chuàng)作亦如同返景入林之殘照。李商隱杜牧為唐詩抹上了最后一層金光。

      唐詩之所以如此高度繁榮,原因是多方面的。與有唐一代政治經(jīng)濟的發(fā)展,與思想的自由和對外文化交流的寬松環(huán)境,與統(tǒng)治者的愛好提倡、科舉詩賦取士、與中下層士人活躍等因素密不可分。另外,從詩史的內(nèi)在流變歷程看,《詩經(jīng)》、《楚辭》、漢樂府和魏晉南北朝詩歌為唐詩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古代的唐詩選本中,清人孫沫的《唐詩三百首》最為流行。今人喻守真有《唐詩三百首詳析》中華書局版,對藝術特色的講解甚為詳切。今人唐詩選本較多,茲介紹兩種:一是葛兆光《唐詩卷》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收唐詩282首,凡七十八家,選詩頗具眼量,小傳、注釋新見迭出,自成一家;一是馬茂元《唐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選詩500余首,按體例排列,注釋簡明,分析詳備。

作者:蘅塘退士選編

酉陽雜俎

  • 唐代筆記小說集。撰者段成式(803~863)。唐代小說家﹑駢文家。字柯古。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人。父文昌﹐官至宰相。段成式以蔭入官﹐為秘書省校書郎﹐累遷至吉州刺史﹐終太常少卿。所著以筆記小說集《酉陽雜俎》最著名。又與李商隱﹑溫庭筠均長於以四六體寫章奏等公文﹐因三人排行均為第十六﹐時號“三十六體”。也能詩﹐但無甚特色。《新唐書

作者:段成式

七修類稿

  •   《七修類稿》五十一卷,又《繼稿》七卷,是明人郎瑛所撰寫的一部重要筆記。全書按類編排,分為天地、國事、義理、辯證、詩文、事物、奇謔等七類。郎氏雖尚著有《萃忠錄》、《青史痛鋮》諸作,但均已不傳,故其名世僅憑此《類稿》而已。《七修類稿》當然并非僅有上述價值,盡管有宙雜之弊,卻依然頗具史料價值。

作者:郎瑛

鬼門十三針

  • 鬼門十三針是由《錢氏中醫(yī)·針刺篇》中的鬼封、鬼宮、鬼窟、鬼壘、鬼路、鬼市、鬼堂、鬼枕、鬼心、鬼腿、鬼信、鬼營、鬼藏、鬼臣等。十三鬼穴中選其對癲、狂、癇有奇特治療作用的腧穴,經(jīng)過十余代人的經(jīng)驗總結,并增補數(shù)穴而成,沿用至今。
    ==============================================================================

    孫真人針十三鬼穴歌

    百邪顛狂所為病,針有十三穴須認,凡針之體先鬼宮,次針鬼信無不應。

    一一從頭逐一求,男從左起女從右,一針人中鬼宮停,左邊下針右出針,

    第二手大指甲下,名鬼信刺三分深,三針足大指甲下,名曰鬼壘入二分,

    四針掌后大陵穴,入針五分為鬼心,五針申脈為鬼路,火針三下七锃锃,

    第六卻尋大椎上,入發(fā)一寸名鬼枕,七刺耳垂下五分,名曰鬼牀針要溫,

    八針承漿名鬼市,從左出右君須記,九針勞宮為鬼窟,十針上星名鬼堂,

    十一陰下縫三壯,女玉門頭為鬼藏,十二曲池名鬼臣,火針仍要七锃锃,

    十三舌頭當舌中,此穴須名是鬼封,手足兩邊相對刺,若逢狐穴只單通,

    此是先師真妙訣,狂猖惡鬼走無蹤。


    一針鬼宮,即人中,入三分。二針鬼信,即少商,入三分。三針鬼壘,即隱白,入二分。四針鬼心,即大陵,入五分。五針鬼路,即申脈(火針),三下。六針鬼枕,即風府,入二分。七針鬼牀,即頰車,入五分。八針鬼市,即承漿,入三分。九針鬼窟,即勞宮,入二分。十針鬼堂,即上星,入二分。十一針鬼藏,男即會陰,女即玉門頭,入三分。十二針鬼臣,即曲池(火針),入五分。十三針鬼封,在舌下中縫,刺出血,仍橫安針一枚,就兩口吻,令舌不動,此法甚效。更加間使、后溪二穴尤妙。男子先針左起,女子先針右起。單日為陽,雙日為陰。陽日、陽時針右轉(zhuǎn),陰日、陰時針左轉(zhuǎn)。

    刺入十三穴盡之時,醫(yī)師即當口問病人;何妖何鬼為禍,病人自說來由,用筆一一記錄,言盡狂,方宜退針。

作者:

連城璧

  • 連城璧:又名《無聲允》與《十二樓》,同為清代文學大家李漁所撰。全集12集外編6卷。全集演一個故事,外編另演一故事。整體上有主要描寫市井人情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重在勸善懲惡,有較強的市民情感人傾向。語言、情節(jié)和人物都有聲有色,在描寫男女愛情上尤為細微宛轉(zhuǎn),頗具傳奇神采,值得一讀。

    明末清初的文學家李漁的著述豐翰,其小說、曲本、園林設計、文藝理論皆負盛名;亦擅詩詞書畫,編過畫譜書《芥子園畫傳》,創(chuàng)作過繪畫《山水人物四段卷》,還寫過頗有見地的史學專著《古今史略》和經(jīng)世致用的政法專著《資治新書》,編過三種韻書。李漁堪稱奇人。

作者:李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