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yíyi2
  • 拼音:yi
  • 注音:ㄧˊyi2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7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會意
  • 五筆86:IRH
  • 五筆98:IRH
  • 五行:
  • Unicode:U+6C82
  • 四角號碼:32121
  • 倉頡輸入法:EHML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3775
提交資料
  • 沂字拼音(帶聲調(diào))
    yíyi2
  • 沂字筆順
    捺捺橫撇撇橫豎
  • 沂字的組詞
    春風(fēng)沂水 海沂 漢沂 泗沂 沂南 沂蒙 沂志 沂詠 沂垠 沂水絃歌 沂水弦歌 沂水舞雩 沂水春風(fēng) 沂沭 沂曲 沂南畫像石墓 沂鄂 浴沂
  • 與沂相關(guān)的成語
    春風(fēng)沂水
  •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yí ?ㄧˊ ◎ 〔沂河〕水名,源出中國山東省,至江蘇省入海。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Yí 〈名〉 (1) (形聲。從水,斤聲。本義:沂水。古水名) (2) 同本義 [Yi River] (3) 源出山東省曲阜縣東南的尼山,西流至滋陽縣合于泗水。 (4) 大沂河古又稱沂水。源出山東省的沂山,南流經(jīng)沂水縣、臨沂縣、郯城縣境入江蘇省 (5) 山名。又稱東泰山 [Yi mountain]。在山東省沂水縣北,臨朐縣南 (6) 古州名 [Yi district]。州治在今山東省臨沂縣

  • 漢語字典

    漢語字典

    [①][yí][《廣韻》魚衣切,平微,疑。](1)古水名。即大沂河。源出山東省沂山,南流經(jīng)沂水、臨沂、郯城等地入江蘇省。(2)古水名。源出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尼山,西流至滋陽縣合于泗水。(3)山名。在山東省沂水縣北,臨胊縣南。又稱東泰山。(4)春秋楚邑。在今湖北省鄂州市東。[②][yín][《集韻》魚巾切,平諄,疑。](1)崖;邊際。(2)凹紋。參見“沂2鄂”。

    音韻參考

    [廣 韻]:魚衣切,上平8微,yí,止開三平微疑[平水韻]:上平五微[國 語]:yí,yín[粵 語]:ji4ji6[閩南語]:kin5

  •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上】【水字部】 沂; 康熙筆畫:8; 頁碼:頁609第12【唐韻】【集韻】【韻會】??魚衣切,音溰。水名?!菊f文】水出東海費(fèi)縣。一曰沂水出泰山,蓋靑州浸。【周禮·夏官·職方氏】靑州,其浸沂沭。【水經(jīng)注】沂水於下邳縣北西流,分爲(wèi)二水,一水於城北西南入泗,一水逕城東屈從縣南,亦注泗,謂之小沂水。水上有橋,徐泗閒以爲(wèi)圮,子房遇黃石公,卽此處?!镜乩硗ㄡ尅吭显唬盒熘葜砸拭叻且?。酈道元謂出尼丘山,西北逕魯之雩門,謂之沂水。出泰山武陽之冠石山,亦謂之沂水。 又山名。四鎭之一?!局芏Y·春官·大司樂】四鎭五嶽?!驹]】靑州之沂山?!∮值孛!咀髠鳌ざㄎ迥辍看髷》?王于沂。【註】沂,楚地?!∮种菝1厩噩樞暗?,宋置北徐州,周攺沂州,今屬兗州府。又沂水,縣名。本春秋鄆邑,今屬靑州府。俱見【廣輿記】。 又姓。【一統(tǒng)志】有沭陽令沂州。 又【集韻】【正韻】??魚巾切,音銀。器之釿鍔。釿或作沂。【爾雅·釋樂】大篪謂之沂。又【杜篤·論都賦】奮彗光,埽項(xiàng)軍,遂濟(jì)人難,蕩滌於泗沂?!景喙獭ご鹳f戲】張良受書於邳沂。俱作魚巾切??甲C:〔【周禮·夏官·職方氏】靑州,其浸沂沐。〕 謹(jǐn)照原晝沐改沭。〔【爾雅·釋樂】大箎謂之沂。〕 謹(jǐn)照原文箎改篪。
  • 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