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zhǐ
  • 拼音:zhi
  • 注音:ㄓˇ
  • 部首筆畫:12
  • 總筆畫:12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OGUI
  • 五筆98:OIU
  • 五行:
  • Unicode:U+9EF9
  • 四角號碼:32227
  • 倉頡輸入法:TCFB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7470
提交資料
  • 黹字拼音(帶聲調(diào))
    zhǐ
  • 黹字筆順
    豎豎捺撇橫捺撇豎折豎撇捺
  • 黹字的組詞
    針黹 黹紩 黹屯
  • 基本解釋

    zhǐ ? ㄓˇ ◎ 縫紉,刺繡:針黹。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zhǐ? 〈名〉 用針做的活,特指除單純用針縫的以外的活,如刺繡、編結(jié)、絨繡 [needlework]。如:針黹

  • 漢語字典

    [①][zhǐ]“絺2”的被通假字。做針線;刺繡。

    音韻參考

    [廣 韻]:豬幾切,上5旨,zhǐ,止開三上脂B知[平水韻]:上聲四紙[粵 語]:zi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下】【黹字部】 黹;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1522第45【唐韻】陟幾切【廣韻】豬幾切【集韻】【韻會】展幾切,??音??!菊f文】箴縷所紩衣?!緺栄拧め屟浴宽?,紩也?!竟]】今人呼縫紩衣爲黹。【疏】鄭註司服云:黼黻絺繡。爲黹謂刺繡也?!局芏Y·春官·司服】祭社稷五祀則希冕?!驹]】或作黹?! 菊f文】從?,丵省。【徐鉉曰】丵,衆(zhòng)多也。言箴縷之工不一也。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