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mài
  • 拼音:mai
  • 注音:ㄇㄞˋ
  • 部首筆畫:7
  • 總筆畫:7
  • 漢字結構:單一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原為形聲
  • 五筆86:GTU
  • 五筆98:GTU
  • 五行:
  • Unicode:U+9EA6
  • 四角號碼:50407
  • 倉頡輸入法:QMHE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0601
提交資料
  • 麥字拼音(帶聲調(diào))
    mài
  • 麥字筆順
    橫橫豎橫撇折捺
  • 麥字的組詞
    白麥 碧麥 不辯菽麥 不辨菽麥 蠶麥 嘗麥 春小麥 春麥 春大麥 大麥町犬 大麥茶 打麥 大麥 丹麥戰(zhàn)爭 丹麥人 丹麥 稻麥 莜麥 冬小麥 冬麥 冬大麥 東驢西磨,麥城自破 耳麥 二麥 浮麥 佛手麥 寒麥 和尚麥 禾麥 黑麥 呼麥 滹沱麥飯 稞麥 還麥 金麥穗 金麥 開麥拉 枯麥 昆和麥 零支了米麥無重數(shù) 流麥 陸麥 稆麥 裸麥 馬麥 麥克風時代 麥克斯韋妖 麥加協(xié)議 麥難民 麥蚜繭蜂
  • 與麥相關的成語
    不辨菽麥 麥秀黍離 麥秀兩歧 麥秀兩岐 麥穗兩岐 麥飯豆羹 麥穗兩歧 麥丘之祝 兔葵燕麥 兔絲燕麥 針尖對麥芒
  • 基本解釋

    (麥) mài ?ㄇㄞˋ ◎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等多種,子實供磨面食用,亦可用來制糖或釀酒。通常專指“小麥”(通稱“麥子”):麥田。麥收。麥飯豆羹(指農(nóng)家粗茶淡飯)。 ◎ 姓。

    英文翻譯

    wheat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麥 mài? 〈名〉 (1) (形聲。甲骨文字形。從攵( zhí),來聲?!胞湣笔菨h字的一個部首。本義:麥子) (2) 同本義 [a general term for wheat,barley,etc.]。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麥、大麥、燕麥、黑麥等。子實主要作糧食或作精飼料、釀酒、制飴糖。稈可作編織或造紙原料 麥,芒谷?!墩f文》 爰采麥矣。——《詩·鄘風·桑中》 芃芃其麥?!对姟む{風·載馳》 野有麥場?!读凝S志異·狼三則》 麥田淺鬣。——明· 袁宏道《滿井游記》 (3) 又如:麥棱頭(麥田的田畦);麥人(麥心,麥核。即麥仁);麥天(農(nóng)歷四月前后麥子將熟的天氣);麥舟(運麥的船。麥舟之贈,用為助喪的典故,本范仲淹父子的故事);麥序(指農(nóng)歷四月麥子成熟的季節(jié));麥李(麥子成熟時節(jié)所出產(chǎn)的李子);麥秀(麥子開花。多用麥秀表懷古情意);麥雨(收麥時節(jié)所下的雨);麥花(麥子的花);麥酒(用大麥釀造的酒);麥氣(麥成熟時散發(fā)出來的香氣);麥候(指農(nóng)歷四月麥熟的時節(jié));麥飯豆羹(指農(nóng)家的粗菜便飯);麥穗兩岐(一麥長出雙穗。為豐年的征兆) (4) 姓

  • 漢語字典

    [①][mài][《廣韻》莫獲切,入麥,明。]亦作“麥1”。(1)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子實用來磨成面粉,也可以用來制糖或釀酒,是我國北方重要的糧食作物。有小麥、大麥、黑麥、燕麥等多種。(2)麥克斯韋的簡稱。(3)姓。隋有麥鐵杖。見《隋書》本傳。

    音韻參考

    [上古音]:職部明母,mu?k[平水韻]:入聲十一陌[粵 語]:mak6[閩南語]:beh8,bek8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下】【麥字部】 麥; 康熙筆畫:11; 頁碼:頁1512第09【正字通】俗麥字。(麥)【唐韻】【集韻】莫獲切【韻會】【正韻】莫白切,??音脈?!菊f文】麥,芒穀,秋種厚薶麥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禮·月令】孟夏麥秋至。【蔡邕曰】百穀各以初生爲春,熟爲秋。麥以初夏熟,故四月於麥爲秋。又【前漢·武帝紀】勸民種宿麥?!驹]】師古曰:歲冬種之,經(jīng)歲乃熟,故云宿麥?!∮忠环N蕎麥,一名烏麥。南北皆種之,亦名荍麥?!∮帧緺栄拧め尣荨刻g雀麥?!驹]】卽燕麥也?!∮帧緺栄拧め尣荨看缶辙钧?。【註】大菊,一名麥句薑,卽瞿麥?!∮中??!舅鍟坑宣滆F杖?!∮帧炯崱坑櫫η?,音極?!驹姟む{風】爰采麥矣,沫之北矣。又【豳風】黍稷重穋,禾麻菽麥?!∮秩~莫故切,音暮?!緯x太和末童謠】白門種小麥,葉上路。○按麥從來不從夾,從夊不從夕。來象其實,夊象其根。俗作麥,非。又楊愼謂麥有昧音。引范文正公安撫江淮,進民閒所食烏昧草,謂卽今燕麥也。淮南謂麥爲昧,故史從音爲文,殊不知燕麥卽野稷也。升庵失考,乃引范文正所進烏昧草當之,蓋鳥昧草實蕨也。附辨於此。麥作夾下夂。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