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lǒng
  • 拼音:long
  • 注音:ㄌㄨㄥˇ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20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FUED
  • 五筆98:FUED
  • 五行:
  • Unicode:U+58E0
  • 四角號(hào)碼:41111
  • 倉(cāng)頡輸入法:GYBP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壠字拼音(帶聲調(diào))
    lǒng
  • 壠字筆順
    橫豎橫捺橫捺撇橫豎折橫橫橫折橫折橫橫橫
  • 壠字的組詞
    碑壠 地壠 斷壠 放秋壠 墳壠 壙壠 麥壠 磨壠 盤壠 坡壠 邱壠 丘壠 沙壠 墑壠 松壠 瓦壠班 瓦壠 先壠 行壠 塋壠 炸壠 祖壠
  • 基本解釋

    lǒng ? ㄌㄨㄥˇ ◎ 見“垅”。

  • 漢語字典

    [①][lǒng][《廣韻》力踵切,上腫,來。]亦作“壠1”。“壟1”的繁體字。(1)墳?zāi)埂?2)高丘,高地。(3)田埂,田間稍稍高起的小路。(4)成行種植農(nóng)作物的土埂。(5)像壟的東西。(6)地積單位。(7)通“隴”。

    音韻參考

    [廣 韻]:力踵切,上2腫,lǒng,通開三上鍾來[國(guó) 語]:lǒng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丑集中】【土字部】 壠; 康熙筆畫:19; 頁(yè)碼:頁(yè)242第06【說文】壟本字。
  • 字源字形
    字形對(duì)比: 中國(guó)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韓國(guó)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