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qiāng
  • 拼音:qiang
  • 注音:ㄑㄧㄤ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0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QTUN
  • 五筆98:QTUN
  • 五行:
  • Unicode:U+7310
  • 四角號碼:48212
  • 倉頡輸入法:KHTGU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猐字拼音(帶聲調(diào))
    qiāng
  • 猐字筆順
    撇折撇捺撇橫橫橫撇折
  • 基本解釋

    qiāng ? ㄑㄧㄤˉ ◎ 古同“羌”。

  • 漢語字典

    [①][qiāng][《廣韻》去羊切,平陽,溪。]亦作“猐1”。亦作“羗1”。(1)我國古代民族名。主要分布地相當(dāng)於今甘肅、青海、四川一帶。秦漢時(shí),部落眾多,總稱西羌。以游牧為主。其后逐漸與西北地區(qū)的漢族及其他民族融合。(2)羌族。我國少數(shù)民族名。(3)連詞。表示假設(shè)、轉(zhuǎn)折、并列等關(guān)系。猶“乃”、“反而”。(4)句首助詞。(5)姓。秦有羌瘣,見《史記·秦始皇本紀(jì)》。

    音韻參考

    [廣 韻]:去羊切,下平10陽,qiāng,宕開三平陽溪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下】【犬字部】 猐;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713第05【廣韻】去羊切【集韻】墟羊切,??音蜣?!緩V韻】本作羌。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