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yìyi4
  • 拼音:yi
  • 注音:ㄧˋyi4
  • 部首筆畫:11
  • 總筆畫:21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GKMO
  • 五筆98:GKMO
  • 五行:
  • Unicode:U+9DCA
  • 四角號碼:17227
  • 倉頡輸入法:MBHAF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鷊字拼音(帶聲調(diào))
    yìyi4
  • 鷊字筆順
    橫豎折橫豎折捺撇橫豎撇豎折橫橫橫折捺捺捺捺
  •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yì ? ㄧˋ ◎ 見“鹝”。

  • 漢語字典

    漢語字典

    [①][yì][《廣韻》五歷切,入錫,疑。]“鹝1”的繁體字。(1)草名。綬草。(2)鳥名。綬鳥,又名吐綬鳥。

    音韻參考

    [上古音]:錫部疑母,ngyek[平水韻]:入聲十二錫[粵 語]:jik6

  •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中】【鳥字部】 鷊; 康熙筆畫:21; 頁碼:頁1498第10【廣韻】五歷切【集韻】【韻會】倪歷切,??音逆?!居衿颗c鶂??鷁??同。【埤雅】鷊,綬鳥也。綏鳥大如鸜鵒,頭似雉,有時吐物長數(shù)寸,食必蓄嗉,臆前大如斗?!竟沤褡ⅰ客戮R一名功曹,今俗謂之錦囊。一名辟株,行必遠(yuǎn)草木,慮觸其嗉也。【韻會】亦曰眞珠雞,體有眞珠點(diǎn)文。李時珍曰:吐綬雞項有嗉囊,內(nèi)藏肉綬,常時不見,春夏淸明則向日擺之,頂上先出兩翠角二寸許,乃徐舒項下綬,長闊近尺,采色煥爛,踰時悉斂,或剖視之,一無所睹。又草名?!驹姟??風(fēng)】中唐有甓,邛有旨鷊?!緺栄拧め尣荨孔魈埦R?!竟]】小草有雜色,似綬。
  • 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