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lu
  • 注音:ㄌㄩˇ
  • 部首筆畫:11
  • 總筆畫:11
  • 漢字結構:上下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HLQO
  • 五筆98:HLOU
  • 五行:
  • Unicode:U+9E75
  • 四角號碼:21600
  • 倉頡輸入法:YWII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鹵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鹵字筆順
    豎橫豎折撇捺捺捺捺捺橫
  • 基本解釋

    lǔ ? ㄌㄨˇ ◎ 見“鹵”。

  • 漢語字典

    [①][lǔ][《廣韻》郎古切,上姥,來。]亦作“塷1”?!胞u1”的繁體字。(1)鹽堿地。(2)土地磽薄。(3)鹽的一種。亦泛指食鹽。(4)化學名詞。參見“鹵素”。(5)用鹽水加五香等或用醬油對食品進行煮制。(6)用肉類、雞蛋等做湯加淀粉而成的濃汁,用來澆在面條等食物上。(7)飲料的濃汁。(8)通“櫓”。大盾。(9)通“虜”。抄掠,俘獲。(10)通“虜”。俘虜。打仗時捉住的敵人。(11)通“虜”。古代對少數(shù)民族或敵方的蔑稱。(12)通“魯”。愚鈍。(13)通“魯”。粗魯,魯莽。參見“鹵人”。(14)姓。漢有鹵公孺。見《史記·游俠列傳》。[②][lú][《字彙》龍都切]亦作“塷2”。同“爐1”?!胞u2”的繁體字。

    音韻參考

    [廣 韻]:郎古切,上10姥,lǔ,遇開一上模來[平水韻]:上聲七麌[粵 語]:lou5[閩南語]:loD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下】【鹵字部】 鹵; 康熙筆畫:11; 頁碼:頁1507第01【唐韻】【正韻】郞古切【集韻】【韻會】籠五切,??音魯。【說文】西方鹹地也。東方謂之?,西方謂之鹵?!緩V韻】鹽澤也。天生曰鹵,人造曰鹽?!緯ず楣犑琛克员靖剩媒涞?,變而爲鹵。【易·說卦】兌爲剛鹵?!∮执钧u?!咀髠鳌は宥迥辍砍幽臼贡泶钧u?!驹]】淳鹵,埆薄之地,表異輕其賦稅。 又地名。【春秋·昭元年】晉荀吳帥師敗狄于大鹵?!驹]】大鹵,太原晉陽縣。又【前漢·地理志】安定郡鹵縣。又代郡鹵成縣。 又鹵簿?!緷h官儀】天子車駕次第,謂之鹵簿。兵衞以甲盾居外爲前導,皆著之簿,故曰鹵簿?!∮蛀u莽,輕脫茍且也?!厩f子·則陽篇】昔予爲禾耕而鹵莽之,則其實亦鹵莽而報。 又香草名。【爾雅·釋草】杜,土鹵?!驹]】杜衡也。似葵而香?!臼琛慷乓幻聋u?!∮帧緩V雅】鹵,薰也?!∮滞?,大盾也?!厩皾h·項籍傳】流血漂鹵?!驹]】鹵,盾也。【左思·吳都賦】干鹵殳鋌?!∮滞〒?。??獲也?!緭P子·方言】鹵,奪也。【前漢·高帝紀】毋得掠鹵。又【衞靑傳】車輺畜產(chǎn)畢收爲鹵?!∮中铡!臼酚洝び蝹b傳】太原鹵公孺?!∮帧咀謴 魁埗记校魻t。同鑪。【道樞】玄和子曰:鼎鹵天地之象也。【註】鹵,爐也?!踞屆康夭簧镌畸u。鹵,爐也。如爐火處也??甲C:〔【說文】西方鹹地也。東方謂之???!场≈斦赵??字改?字?!灿滞〝d。??獲也。〕 謹照原文攄字改擄字。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金文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