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ji
  • 注音:ㄐㄧˋ
  • 部首筆畫:11
  • 總筆畫:18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QOVB
  • 五筆98:QOVB
  • 五行:
  • Unicode:U+9BFD
  • 四角號(hào)碼:27320
  • 倉頡輸入法:NFAIL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鯽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鯽字筆順
    撇折豎折橫豎橫捺捺捺捺折橫橫折捺折豎
  • 基本解釋

    jì ? ㄐㄧˋ ◎ 見“鯽”。

  • 漢語字典

    [①][jì][《廣韻》資昔切,入昔,精。][《廣韻》子力切,入膱,精。]“鯽1”的繁體字。魚綱鯉科。身體側(cè)扁,頭部尖,背脊部隆起,尾部較窄,背灰褐色或黃褐色,腹部銀白色。我國各地淡水均產(chǎn),肉味鮮美,是一種常見的食用魚。

    音韻參考

    [廣 韻]:資昔切,入22昔,ji,梗開三入清精[平水韻]:入聲九屑·入聲十一陌·入聲十三職[粵 語]:zik1[閩南語]:chit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中】【魚字部】 鯽; 康熙筆畫:20; 頁碼:頁1474第06【廣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資昔切,音積。與??同。魚名?!颈静荨啃嗡契?。色黑體促,腹大脊隆?!径鸥υ姟旷r鯽銀絲膾。又【廣韻】子力切【集韻】節(jié)力切,??音卽。義同。又【集韻】疾則切,音賊?!菊f文】鰂,或從卽作鯽。詳鰂字註。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