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liǎn
  • 拼音:lian
  • 注音:ㄌㄧㄢˇ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17
  •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EWGW
  • 五筆98:EWGW
  • 五行:
  • Unicode:U+81C9
  • 四角號碼:78286
  • 倉頡輸入法:BOMO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臉字拼音(帶聲調)
    liǎn
  • 臉字筆順
    撇折橫橫撇捺橫豎折橫豎折橫撇捺撇捺
  • 基本解釋

    liǎn ? ㄌㄧㄢˇ ◎ 見“臉”。

  • 漢語字典

    [①][liǎn][《廣韻》力減切,上豏,來。][《廣韻》七廉切,平鹽,清。]“臉1”的繁體字。(1)面頰,面部。(2)面子。(3)臉色。指表情。(4)指某些物體的前部。(5)肉羹。(6)用同“瞼”。眼瞼。

    音韻參考

    [廣 韻]:七廉切,下平24鹽,qiān,咸開三平鹽A清[平水韻]:上聲二十八琰[粵 語]:lim5[閩南語]:liam2,lian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下】【肉字部】 臉; 康熙筆畫:19; 頁碼:頁996第17【集韻】【韻會】??居奄切,音檢。【集韻】頰也。【韻會】目下頰上也?!∮帧緩V韻】七廉切【集韻】千廉切,??音韱?!緩V韻】??也。【齊民要術】羹臛法,有臉?羹?!∮帧静┭拧磕?,??也?!踞屛摹磕?,七潛切?!∮帧緩V韻】力減切【集韻】兩減切,??音溓。義同。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