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 拼音:li
  • 注音:ㄌㄧˋ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0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中右結(jié)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ITJH
  • 五筆98:ITJH
  • 五行:
  • Unicode:U+6D70
  • 四角號碼:32100
  • 倉頡輸入法:EHDN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7136
提交資料
  • 浰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浰字筆順
    捺捺橫撇橫豎撇捺豎豎
  • 浰字的組詞
    凄浰 倩浰
  • 基本解釋

    lì ? ㄌㄧˋliàn ㄌㄧㄢˋ ◎ 水流急。 ◎ 〔倩浰〕疾速。 ◎ 水名。

  • 漢語字典

    [①][liàn][《廣韻》郎甸切,去霰,來。](1)疾速。(2)水流急。(3)水名。在廣東省和平縣西北。又名和平水。因上、中、下分稱,故又名三浰水。參閱《太平寰宇記·嶺南道三·循州》、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jì)要·廣東四·惠州府》。

    音韻參考

    [廣 韻]:郎甸切,去32霰,liàn,山開四去先來[國 語]:liàn,lì[粵 語]:lei6lin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上】【水字部】 浰; 康熙筆畫:11; 頁碼:頁625第02【廣韻】【集韻】??卽甸切,音練?!居衿考擦饕??!舅抉R相如·子虛賦】倏眒倩浰?!∮帧炯崱苛χ燎校衾?。又郞計(jì)切,音麗。義??同。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