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wèi
衛(wèi)
  • 拼音:wei
  • 注音:ㄨㄟˋ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5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TNHH
  • 五筆98:TNKS
  • 五行:
  • Unicode:U+885B
  • 四角號碼:21221
  • 倉頡輸入法:HODQN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衛(wèi)字拼音(帶聲調(diào))
    wèi
  • 衛(wèi)字筆順
    撇撇豎折豎橫豎折橫橫折豎橫橫豎
  • 基本解釋

    衛(wèi) wèi ? ㄨㄟˋ ◎ 見“衛(wèi)”。

  • 漢語字典

    [①][wèi][《廣韻》于歲切,去祭,云。]“衛(wèi)1”的繁體字。亦作“衞1”。(1)防守;衛(wèi)護。(2)引申為承侍。(3)引申為掩蓋。(4)衛(wèi)士;警衛(wèi)。(5)古代九服之一。亦指五服之一。(6)箭旁的羽毛。(7)銳利。(8)肢體。指四肢。(9)每個。(10)中醫(yī)學(xué)名詞。衛(wèi)氣。(11)引申為事物的外表。(12)驢的別名。(13)通“禕”。美好。(14)通“璏”。玉制劍鼻。(15)明代軍隊編制名。清初曾沿用。于要害地區(qū)設(shè)衛(wèi),大致以五千六百人為一衛(wèi),由都司率領(lǐng),隸屬于五軍都督府。一般駐地在某地即稱某衛(wèi),如威海衛(wèi)、金山衛(wèi)等,后相沿成為地名。(16)清代戶口編制名,以三千戶為一衛(wèi)。(17)古國名。公元前十一世紀(jì)周公封周武王弟康叔于衛(wèi)。先后建都于朝歌(今河南淇縣)、楚丘(今河南滑縣)、帝丘(今(河南濮陽)和野王(今河南沁陽)等地。公元前209年為秦所滅。(18)水名。源出河北靈壽縣東北,南流入滹沱河。(19)舊時西藏四部之一。在諸藏之中,故一名中藏;又與康合稱前藏。參見衛(wèi)藏。(20)姓。漢有衛(wèi)綰。見《漢書》本傳。

    音韻參考

    [上古音]:月部喻三母,hiuat[廣 韻]:于歲切,去13祭,wèi,蟹合三去祭B云[平水韻]:去聲八霽[粵 語]:wai6[閩南語]:oe7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下】【行字部】 衛(wèi); 康熙筆畫:15; 頁碼:頁1109第29【正字通】俗衞字。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