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lěng
  • 拼音:leng
  • 注音:ㄌㄥˇ
  • 部首筆畫:2
  • 總筆畫:7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UWYC
  • 五筆98:UWYC
  • 五行:
  • Unicode:U+51B7
  • 四角號(hào)碼:38132
  • 倉頡輸入法:IMOII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0838
提交資料
  • 冷字拼音(帶聲調(diào))
    lěng
  • 冷字筆順
    捺橫撇捺捺折捺
  • 冷字的組詞
    矮莖冷水花 巴冷公主 傍觀冷眼 爆冷門 逼冷 冰炭不言,冷熱自明 冰清水冷 冰冷 不擇生冷 不冷不熱 殘羹冷炙 殘羹冷飯 殘杯冷炙 蒼山冷杉 炒冷飯 齒冷 抽冷子 吹冷齏 吹冷風(fēng) 大學(xué)冷漠癥 打入冷宮 打冷戰(zhàn) 打冷槍 打冷捶 淡冷 耳冷 發(fā)冷 放冷箭 放冷風(fēng) 腑冷 干冷 干冷 工業(yè)化冷漠 孤冷 龜冷搘牀 龜冷搘床 龜冷支床 寒冷病 寒冷 橫眉冷眼 橫眉冷目 橫眉冷對千夫指 忽冷忽熱 槐葉冷淘 灰冷 火盡灰冷 積冷 嘰冷 尖言冷語 尖冷
  • 與冷相關(guān)的成語
    傍觀冷眼 冰清水冷 殘羹冷炙 殘羹冷飯 殘杯冷炙 放冷箭 橫眉冷對千夫指 橫眉冷目 橫眉冷眼 火盡灰冷 坑灰未冷 冷嘲熱諷 冷酷無情 冷若冰霜 冷言冷語 冷眼旁觀 令人齒冷 冷水燙豬 冷冷清清 冷水澆頭
  • 基本解釋

    lěng ? ㄌㄥˇ ◎ 溫度低,與“熱”相對:冷天。冷藏。冷凍。冷澀。冷颼颼。 ◎ 寂靜,不熱鬧:冷落。冷寂。冷靜。冷清。 ◎ 生僻,少見的:冷僻。冷字。 ◎ 不熱情,不溫和:冷遇。冷淡。冷峻。冷漠。冷嘲熱諷。冷若冰霜。冷酷無情。 ◎ 不受歡迎的,沒有人過問的:冷貨。冷門兒。 ◎ 突然,意料以外的:冷然。冷不防。冷槍。冷戰(zhàn)。 ◎ 姓。

    反義詞

    熱、暖

    英文翻譯

    cold   cold in manner   shot from hiding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lěng? 〈形〉 (1) (形聲。從仌( bīng),冰,令聲。本義:涼) (2) 同本義 [cool] 冷,寒也?!墩f文》 畫堂鸚鵡鳥,冷暖不相知?!拙右住稙跻固洹? (3) 又如:冷香(清雅的香氣);冷泉(清涼的泉水);冷翠(給人以清涼感的翠綠色) (4) 寒冷 [cold] 布衾多年冷似鐵?!鸥Α睹┪轂榍镲L(fēng)所破歌》 (5) 又如:冰冷(很冷);干冷(干燥而寒冷);冷丁丁(亦作“冷化化”。形容天氣寒冷。也形容身體冰涼;表情冷淡、嚴(yán)肅的樣子);冷噤(冷禁。冷戰(zhàn);寒顫);冷鋪(乞丐居住。也指驛亭);冷節(jié)遺芳(寒冷時(shí)節(jié)開的花) (6) 冷清;冷落 [cold and cheerless;desolate;lonely]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白居易《琵琶行》 諸公袞袞登臺(tái)省,廣文先生官獨(dú)冷?!?杜甫《醉時(shí)歌贈(zèng)廣文館學(xué)士鄭虔》 (7) 又如:冷巷(僻靜的小巷);冷悶(冷落;冷冰冰);冷曹(清冷的官署);冷局(冷落的衙門);冷寂(冷落寂寞) (8) 冷遇;對人冷淡 [cool;be cold in manner]。如:冷鼻凹(冷淡無情的面孔);冷臉(冷淡無表情的面孔);冷二郎(柳湘蓮的綽號(hào));冷腸(不熱心于世事);冷心冷面(態(tài)度冷淡,對人沒有感情) (9) 生僻;冷僻;少見 [rare;strange]。如:冷字(生僻 不常見的字);冷著(冷招,意想不到的招數(shù)、法子);冷業(yè)(冷僻的行當(dāng));冷眼(別人看不見的時(shí)機(jī)) (10) 突然,乘人不備 [sudden]。如:冷箭 (11) 不暢銷 [not readily marketable] 這《千家詩》還算一半是冷貨,一年不過百把部?!独蠚堄斡洝? (12) 又如:冷書(不熱門的書)詞性變化 lěng? 〈動(dòng)〉 (1) 冷卻;溫度變低 [cool]。如:冷凍;制冷(用人工方法取得低溫);太燙了,冷一下再吃;冷藏 (2) 遭到冷落 [treat coldly;cold shouder]。如:冷視(輕視;冷待);冷語(冷話、冷句。譏笑諷刺的話);冷面孔(冷臉子)

  • 漢語字典

    漢語字典

    [①][lěng][《廣韻》魯打切,上梗,來。][《廣韻》力鼎切,上迥,來。](1)寒冷;感到寒涼。(2)冷卻;溫度變低。(3)冷清;清閑;冷落。(4)冷遇;對人冷淡。(5)形容灰心失望的心情。(6)冷靜客觀。(7)生僻;冷僻;少見。(8)停止;消停。(9)姓。晉有冷道,見《晉書·懷帝紀(jì)》。[②][líng][《廣韻》郎丁切,平青,來。](1)通“泠”。見“冷2冷”。(2)同“凌”。

    音韻參考

    [廣 韻]:郎丁切,下平15青,líng,梗開四平青來[平水韻]:上聲二十三梗[唐 音]:*l??ng,l??ng[國 語]:lěng[粵 語]:laang5[閩南語]:leng1,leng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下】【冫字部】 冷; 康熙筆畫:7; 頁碼:頁132第01【唐韻】【集韻】魯朾切【韻會(huì)】【正韻】魯杏切,??令上聲?!菊f文】寒也。從仌,令聲?!玖鶗F】別作泠,非。泠乃水名?!灸鲜贰R樂預(yù)傳】人笑褚公,至今齒冷?!驹鲰崱繙[甚也。 又姓。【廣韻】前趙錄南徐州刺史令道,字安義?!∮帧咎祈崱苛Χη小炯崱坷识η?,??靈上聲。?冷,寒也。又【集韻】【韻會(huì)】??郞丁切,音靈。冷凙。吳人謂冰曰冷凙。令道當(dāng)作冷道。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