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ji
  • 注音:ㄐㄧˋ
  • 部首筆畫:2
  • 總筆畫:13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ULAW
  • 五筆98:ULAW
  • 五行:
  • Unicode:U+517E
  • 四角號碼:80801
  • 倉頡輸入法:CWTC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兾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兾字筆順
    捺撇豎折橫豎橫橫豎豎橫撇捺
  • 基本解釋

    jì ? ㄐㄧˋ ◎ 古同“冀”。

  • 漢語字典

    [①][jì][《廣韻》幾利切,去至,見。]亦作“兾1”。(1)企圖;非分地謀求。(2)希望;盼望。(3)猶記,記載。參見“冀闕”。(4)古九州之一。參見“冀州”。(5)古國名。春秋時并于晉,為郤氏食邑,故地在今山西省河津縣。(6)河北省的簡稱。(7)姓。春秋時晉國有冀芮、冀缺。見《左傳·僖公十年》、《國語·晉語八》。

    音韻參考

    [廣 韻]:幾利切,去6至,jì,止開三去脂B見[國 語]:jì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下】【八字部】 兾;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128第20【韻會】冀或作兾?!緯び碡暋績沃??!居衿客健?/dd>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