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du
  • 注音:ㄉㄨˇ
  • 部首筆畫:7
  • 總筆畫:15
  •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FTJQ
  • 五筆98:FTJQ
  • 五行:
  • Unicode:U+89A9
  • 四角號碼:46612
  • 倉頡輸入法:JABUU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覩字拼音(帶聲調)
  • 覩字筆順
    橫豎橫撇豎折橫橫豎折橫橫橫撇折
  • 覩字的組詞
    不覩是 不覩事 覘覩 洞覩 觀覩 回覩 見覩 窺覩 面面相覩 目覩 目不忍覩 逆覩 瞥覩 前覩 親覩 熟視無覩 探覩 習覩 先覩為快 玄覩 預覩 瞻覩
  • 與覩相關的成語
    面面相覩 熟視無覩
  • 基本解釋

    dǔ ? ㄉㄨˇ ◎ 古同“睹”。

  • 漢語字典

    [①][dǔ][《廣韻》當古切,上姥,端。](1)同“睹”??匆?;察看。(2)同“睹”。聽見。(3)同“睹”??创瑢Υ?。(4)同“睹”。對付,抵擋。(5)明白,懂得。

    音韻參考

    [廣 韻]:當古切,上10姥,dǔ,遇開一上模端[粵 語]:dou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上】【見字部】 覩; 康熙筆畫:16; 頁碼:頁1136第06【玉篇】古文睹字。【易·乾卦】聖人作而萬物覩?!臼酚洝の菏兰摇慷恐G記?!∮帧具|史·國語解】徒覩,古邊徼外小國?!∮中眨姟拘赵贰?。 又複姓。【戰(zhàn)國策】覩斯贊,魏人。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