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lòu
  • 拼音:lou
  • 注音:ㄌㄡˋ
  • 部首筆畫:5
  • 總筆畫:16
  • 漢字結(jié)構(gòu):右下開口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UKGV
  • 五筆98:ULVD
  • 五行:
  • Unicode:U+763B
  • 四角號碼:00144
  • 倉頡輸入法:KLWV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瘻字拼音(帶聲調(diào))
    lòu
  • 瘻字筆順
    捺橫撇捺橫豎折橫橫豎折橫豎折撇橫
  • 瘻字的組詞
    鼠瘻 痿瘻 痔瘻
  • 基本解釋

    lòu ? ㄌㄡˋ ◎ 見“瘺”。

  • 漢語字典

    [①][lòu][《廣韻》盧候切,去候,來。]亦作“瘺1”。“瘺1”的繁體字。(1)頸腫大的病。即頸部淋巴結(jié)核。(2)小兒面腫。(3)瘺管。[②][lǘ][《廣韻》力朱切,平虞,來。]亦作“瘺2”?!隘?”的繁體字。佝僂,駝背。

    音韻參考

    [廣 韻]:力朱切,上平10虞,lǘ,遇合三平虞來[粵 語]:lau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午集中】【疒字部】 瘻; 康熙筆畫:16; 頁碼:頁779第35【唐韻】力豆切【集韻】【韻會】郎豆切,??音屚。【說文】腫也。一曰久創(chuàng)。【玉篇】瘡也?!旧胶=?jīng)】半石之山,合水出于其隂,多鰧魚,食者不癰,可以爲(wèi)瘻?!驹]】瘻,癰屬也。中多有蟲?!玖谠げ渡哒哒f】可以已大風(fēng)攣踠瘻癘?!∮帧炯崱苛惹?,音溜。又龍遇切,音屢。義??同?!∮帧緩V韻】力朱切【集韻】龍珠切,??音慺。痀瘻,曲脊?! 咀謴 恳嘧鳢???甲C:〔【山海經(jīng)】半石之山,合水出于其隂,多鰧魚,食者不癰,可以已瘻?!场≈?jǐn)照原文已瘻改爲(wèi)瘻?!病玖谠げ渡哒哒f】可以已大風(fēng)拘攣瘻癘?!场≈?jǐn)照原文拘攣改攣踠。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