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ye
  • 注音:ㄧㄝˋ
  • 部首筆畫:2
  • 總筆畫:15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OGUB
  • 五筆98:OUFB
  • 五行:
  • Unicode:U+9134
  • 四角號(hào)碼:37927
  • 倉頡輸入法:TDNL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鄴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鄴字筆順
    豎豎捺撇橫捺撇橫橫橫豎撇捺折豎
  • 基本解釋

    yè ? ㄧㄝˋ ◎ 見“鄴”。

  • 漢語字典

    [①][yè][《廣韻》魚怯切,入業(yè),疑。]“鄴1”的繁體字。(1)古都邑名。春秋齊桓公始筑,戰(zhàn)國(guó)魏文侯建都于此。秦置縣。漢后為魏郡治所。東漢末年又先后為冀州、相州治所。袁紹鎮(zhèn)此。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為魏王,定都于此。曹丕代漢,定都洛陽,鄴仍與洛陽、長(zhǎng)安、譙、許昌合稱五都。晉避司馬鄴(愍帝)諱,改名臨漳。十六國(guó)時(shí)後趙、前秦、北朝東魏、北齊皆定都于此。有二城:北城曹魏因舊城增筑,周二十馀里,北臨漳水,城西北隅列峙金虎、銅爵、冰井三臺(tái)。舊址在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南城筑于東魏初年,大于北城,今屬河南省安陽縣轄境。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復(fù)名鄴縣,宋(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并入臨漳。(2)姓。

    音韻參考

    [廣 韻]:魚怯切,入33業(yè),yè,咸開三入嚴(yán)疑[平水韻]:入聲十五合·入聲十七洽[粵 語]:jip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下】【邑字部】 鄴; 康熙筆畫:20; 頁碼:頁1278第25【唐韻】【正韻】魚怯切【集韻】逆怯切,??音業(yè)?!菊f文】魏郡縣名?!菊滞ā拷裣嘀萼挸?,齊桓公所築?!∮帧菊崱康孛?。唐李泌封鄴侯?!∮中??!撅L(fēng)俗通】漢有梁令鄴鳳。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guó)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guó)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