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漢字
● 鉤 (鈎) gōu ?ㄍㄡˉ ◎ 懸掛或探取東西用的器具,形狀彎曲,頭端尖銳:鉤子。秤鉤兒。火鉤子。 ◎ 形狀像鉤子的:蝎的鉤子。鉤針。 ◎ 漢字筆形之一(亅、乛、乚、、、乙等)。 ◎ 用鉤形物搭、掛或探取:鉤住樹枝爬上去。 ◎ 研究,探尋:鉤玄。鉤沉。鉤校(jiào )。 ◎ 牽連:鉤黨(指相牽連的同黨)。 ◎ 同“勾”。 ◎ 一種縫紉法,多指縫合衣邊:鉤貼邊。 ◎ 古代兵器:鉤戟。純鉤(劍名)。吳鉤(刀名)。 ◎ 鐮刀。 ◎ 古代稱圓規(guī)。
◎ 鉤 catch clasp claw hamulus hook
詳細字義◎ 鉤 鈎、鉤 gōu? 〈名〉 (1) (會意。從金,從句,句亦聲?!熬洹? gōu?),彎曲。也具有表意作用。本義:衣帶上的鉤。引申為“ 釣魚或掛物用的鉤”) (2) 形狀彎曲,用于探取、懸掛器物的用品??煞譃獒炪^、掛鉤、帶鉤等 [hook] 鉤,曲也?!墩f文》。韻會引作“曲鉤也?!? 鉤,曲也,所以鉤懸物也?!队衿? 金路鉤?!吨芏Y·春官·巾車》 申孫之矢,集于桓鉤?!秶Z·晉語》。注:“帶鉤也?!? 豈謂一鉤金。——《孟子》 竊鉤者誅?!肚f子·胠篋》 以爾鉤援。——《詩·大雅·皇矣》。傳:“鉤梯也,所以引上城者?!? 作刀劍鉤鐔?!稘h書·韓延壽傳》。注:“兵器也?!? (3) 又如:掛鉤(用具的一種。形體彎曲,可用以鉤取或懸掛器物)。又泛指一切形體彎曲似鉤的物品 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稑犯娂つ吧仙!? (4) 又如:鉤繩規(guī)矩(四種工具。鉤可定曲,繩可定直,規(guī)可定圓,矩可定方);鉤己(星名。因星體排列,其形如鉤,成己字形狀,故稱);鉤月(如鉤的新月);鉤車(古代兵車名。車前欄桿彎曲);鉤芒(鉤的尖端) (5) 圓規(guī),木匠用來畫圓的工具 [compass]。如:鉤繩 (6) 鐮刀 [sickle] 木鉤而樵?!痘茨献印?。高誘注:“鉤,鐮也?!? (7) 用筆鉤出的字形或畫的輪廓,常用“√”號 [tick]。又如:鉤摹(勾畫描摹);鉤努(書法上的一種用筆法。即圓角激鋒,作武人屈臂形);鉤勒(作畫時,用墨線鉤描物像輪廓的畫法。也叫雙鉤) (8) 中國古代兵器名,似劍而曲 [a hook- like sword] 少年別有贈,含笑看吳鉤?!?唐· 杜甫《后出塞五首》之一 (9) 又如:鉤鐮刀(兵器) (10) 漢字的一種筆畫名 [hook stroke]。詞性變化 ◎ 鉤 鈎 gōu? 〈動〉 (1) 鉤取;鉤住 [hook] 鉤,取也?!缎栄拧? 引鉤箝之辭?!豆砉茸印わw箝》 鉤人枉而出直?!豆茏印ぶ婧稀? 把掉在井里的桶鉤上來 (2) 引申為逮捕,捉取 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書吏、獄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連,必多方鉤致。——清· 方苞《獄中雜記》 (3) 又如:從洞里鉤鱔魚;用腳鉤繩子;鉤頸(用兵器在頸部鉤割首級) (4) 探索,探討 [probe;explore] 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啤?韓愈《進學解》 (5) 又如:鉤玄(探取奧義);鉤沈(探求幽深的意旨);鉤抉(探取抉擇);鉤校(探索實情,加以考核);鉤摭(探求選取) (6) 牽連 [involve in] “且矯詔紛出,鉤黨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發(fā)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鳌?張溥《五人墓碑記》 (7) 又如:鉤逮(牽累);鉤嬰(牽連纏繞);鉤黨(互有牽連的同黨) ◎ 鉤 鈎 gōu? 鳥叫聲 [chirp]。如:鉤鉤(熟睡的鼻息聲);鉤輈(鷓鴣鳴叫聲);鉤膠(鳥鳴叫的聲音)
[①][gōu][《廣韻》古侯切,平侯,見。]亦作“鈎1”。(1)鈎子。用于鉤取、連結(jié)或懸掛器物的工具。(1)釣鉤。《莊子·外物》:“任公子爲大鉤巨緇,五十犗以爲?zhàn)D?!碧祈n愈《寄三學士》詩:“歸舍不能食,有如魚中鉤。”宋戴復古《鷓鴣天·題趙次山魚樂堂》詞:“休結(jié)網(wǎng),莫垂鉤?!保?)帶鉤。《墨子·辭過》:“鑄金以爲鉤?!庇谑∥帷峨p劍誃諸子新證·墨子一》:“按鉤謂帶鉤。近世出土之晚周帶鉤習見,其花文多錯金銀以爲飾?!薄肚f子·胠篋》:“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爲諸侯?!背尚⑹瑁骸般^者,腰帶鉤也?!薄秶Z·晉語四》:“申孫之矢集于桓鉤?!表f昭注:“鉤,帶鈞?!瘪R衡《中國金石學概要》第三章五:“鈎者,古革帶之飾,管仲射齊桓公中帶鈎是也。胡語謂之師比,趙武靈王賜周紹胡服衣冠、貝帶、黃金師比是也。其字或作胥紕(《史記·匈奴列傳》),或作犀毗(《漢書·匈奴傳》及班固《與竇憲牋》),或作鮮卑(《東觀漢記》),皆師比一音之轉(zhuǎn)耳。”(3)掛鉤?!稑犯娂は嗪透柁o三·陌上桑一》:“青絲爲籠係,桂枝爲籠鈎。”《隋書·蘇威傳》:“威見宮中以銀爲幔鈎,因盛陳節(jié)儉之美以諭上?!蹦咸评瞽Z《浣溪沙》詞:“手卷真珠上玉鈎,依前春恨鎖重樓?!保?)鑰匙。參見“鑰鉤”。(2)鉤距;鉤梯。(3)即鉤心。輿下鉤心之木。(4)金飾的馬頷鉤絡帶?!吨芏Y·春官·巾車》:“金路,鉤,樊纓九就,建大旂?!睂O詒讓正義:“凡馬頷間亦皆有革絡,更以金飾之,則謂之鈎也?!币徽f,金飾的馬胸帶。(5)圓規(guī)。用來畫圓的工具。(6)彎曲。(7)環(huán)繞;回旋。參見“鉤百”。(8)鉤刺。(9)鉤?。汇^住。(10)鉤掛。(11)引致;誘致。(12)事先設(shè)好的圈套。(13)約束。(14)試探;探聽。(15)探索;探討。(16)扣留;截留。(17)牽連。(18)附于劍頭的環(huán)。(19)兵器名。(20)鐮刀。(21)漢字的一種筆形。有橫鉤、豎鉤、彎鉤等。(22)書法術(shù)語。執(zhí)筆指法之一。在用拇指、食指將筆管約束住的情況下,再以中指之第一、二兩指節(jié)彎曲如鉤,鉤住筆管之外側(cè)。(23)用筆鉤勒出字形或圖畫的輪廓。(24)鉤形符號,形狀是“”。一般用來標志內(nèi)容正確的文字、算式或合格的事物,也用作勾乙或刪除的符號。(25)檢查。參見“鉤?!薄?26)勾銷;消除。(27)古代的一種博具。(28)藏鉤。(29)病名。(30)中醫(yī)脈象的一種。(31)特指《孝經(jīng)緯》之《鉤命訣》等緯書。參見“鉤讖”。(32)彈奏弦樂器的指法之一。(33)縫紉方法。用針粗縫。(34)用帶鉤的針編結(jié)。(35)量詞。(36)象聲詞。(37)姓。本姓句。因避宋高宗趙構(gòu)諱,有的句字更音,如句(gōu)濤;有的就加金為鉤,如句光祖改為鉤光祖。見宋戴埴《鼠璞·姓氏改易》。[②][qú][《集韻》權(quán)俱切,平虞,羣。]見“鉤2町”。
[平水韻]:下平十一尤[粵 語]:gau1ngau1[閩南語]:ka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