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ér
  • 拼音:er
  • 注音:ㄦˊ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9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DMJE
  • 五筆98:DMJE
  • 五行:
  • Unicode:U+800F
  • 四角號碼:12222
  • 倉頡輸入法:MBHHH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6864
提交資料
  • 耏字拼音(帶聲調(diào))
    ér
  • 耏字筆順
    橫撇豎折豎豎撇撇撇
  • 耏字的組詞
    髡耏 冒耏
  • 基本解釋

    ér ? ㄦˊ ◎ 古同“而”,胡須:“以麝揉蘇,澤耏顏鼻耳?!? ◎ 獸多毛。 ◎ 古水名,在今中國山東省淄博市西北。 ◎ 姓。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ér? 〈名〉 胡須 [beard] 當(dāng)耏者完為城旦舂?!缎谭ㄖ尽? 耏罪亡命?!逗鬂h書·光武紀(jì)》。注:“輕刑之名。一歲刑為罰作,二歲刑以上為耏。

  • 漢語字典

    [①][ér][《廣韻》如之切,平之,日。](1)胡須。(2)指獸類頭頸部位向下披的長毛。(3)多須貌。(4)姓。春秋宋有耏班。見《左傳·文公十一年》。[②][nài][《廣韻》奴代切,去代,泥。]剃除鬢須。古代一種刑罰。

    音韻參考

    [廣 韻]:如之切,上平7之,ér,止開三平之日[平水韻]:上平四支[粵 語]:ji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中】【而字部】 耏; 康熙筆畫:9; 頁碼:頁961第25【廣韻】奴代切【集韻】乃代切,??音奈?!菊f文】罪不至髠也?!驹]】徐鍇曰:但鬀其頰毛而已?!厩皾h·功臣侯表】耏爲(wèi)鬼薪,亦作耐。詳耐字註?!∮帧緩V韻】??也?!∮帧緩V韻】如之切【集韻】人之切【正韻】如支切,??音而?!居衿款a鬚也?!踞屆慷Y也。耳有一體,屬著兩邊,耏耏然也?!踞釢h·章帝紀(jì)】冒耏之類?!驹]】言鬚鬢多,蒙冒其面?!∮中??!咀髠鳌の氖辍柯Y班御皇父充石?!∮帧居衿矿?,亦作耏。獸多毛??甲C:〔【釋名】耏,耳耏也?!场≈?jǐn)照原文耳上省耏字。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