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zhā
  • 拼音:zha
  • 注音:ㄓㄚ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15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SHAG
  • 五筆98:SHEG
  • 五行:
  • Unicode:U+6A1D
  • 四角號碼:41912
  • 倉頡輸入法:DYPM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樝字拼音(帶聲調(diào))
    zhā
  • 樝字筆順
    橫豎撇捺豎橫折撇橫折豎折橫橫橫
  • 樝字的組詞
    瘙樝 山樝 鼠樝
  • 基本解釋

    zhā ? ㄓㄚˉ ◎ 同“楂1”。

  • 漢語字典

    [①][zh?。荩邸稄V韻》側(cè)加切,平麻,莊。]果木名。種類很多,有樝子、榠樝、山樝等。

    音韻參考

    [廣 韻]:側(cè)加切,下平9麻,zhā,假開二平麻莊[平水韻]:下平六麻[國 語]:zhā[粵 語]:zaa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中】【木字部】 樝; 康熙筆畫:15; 頁碼:頁550第19【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莊加切,音渣?!菊f文】木名。與柤同。似棃而酢?!厩f子·天運篇】禮義、法度,其猶樝棃、橘柚耶,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帧練W陽脩·歸田錄】??初生,堅實如石。凡百十??以一榠樝置其中,則紅熟如泥,人謂之烘??。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