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 拼音:qi
  • 注音:ㄑㄧˊ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0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JRH
  • 五筆98:JRH
  • 五行:
  • Unicode:U+869A
  • 四角號(hào)碼:52121
  • 倉頡輸入法:LIHML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蚚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蚚字筆順
    豎折橫豎橫捺撇撇橫豎
  • 基本解釋

    qí ? ㄑㄧˊ ◎ 米中小黑蟲,即“米象”。

  • 漢語字典

    [①][qí][《廣韻》渠希切,平微,羣。][《廣韻》胡輩切,去隊(duì),匣。](1)即強(qiáng)蛘。米谷中的小黑甲蟲。(2)見“蚚父”。

    音韻參考

    [廣 韻]:渠希切,上平8微,qí,止開三平微群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中】【蟲字部】 蚚; 康熙筆畫:10; 頁碼:頁1078第07【唐韻】【集韻】??渠希切,音祈?!緺栄拧め屜x】強(qiáng)蚚?!驹]】卽強(qiáng)醜捋?!臼琛繌?qiáng),蟲名也。一名蚚。好自摩捋者,蓋蠅類?!菊滞ā拷駨V東呼米牛,紹興呼米象?!∮帧菊f文長(zhǎng)箋】螳蜋一名蚚父。 又【集韻】胡隈切,音回?!緩V韻】胡輩切,讀去聲。義??同。 又【唐韻古音】音芹。《說文》蚚,從蟲斤聲。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guó)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guó)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