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chí,dǐ
  • 拼音:di
  • 注音:ㄔˊ,ㄉㄧˇ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8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FQAY
  • 五筆98:FQAY
  • 五行:
  • Unicode:U+577B
  • 四角號碼:42140
  • 倉頡輸入法:GHPM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3846
提交資料
  • 坻字拼音(帶聲調(diào))
    chí,dǐ
  • 坻字筆順
    橫豎橫撇折橫折捺
  • 坻字的組詞
    安坻 坂坻 川坻 坻穨 坻頽 坻隤 坻頹 坻崿 坻堮 坻鄂 坻場 京坻 隆坻 隴坻之書 隴坻 青坻 秋坻 沙坻 山坻 鼠坻 巖坻 魚坻
  • 基本解釋

    dǐ ?ㄉㄧˇ ◎ 高坡地:坂坻。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chí? 〈名〉 (1) 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islet;small body of land in the water] 坻,小渚也?!墩f文》 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小渚曰沚,小沚曰坻?!稜栄拧? 得坻則止?!妒酚洝でZ生列傳》 宛在水中坻?!对姟で仫L(fēng)·蒹葭》 (2) 另見 dǐ?基本詞義 dǐ? 〈名〉 (1) 山坡 [hillside] 坻,坂也?!钝n》 (2) 又如:坻頹(山崩;山崩之聲) (3) ——地名用字。河北省有寶坻縣 [Di,place name] (4) 另見 chí?

  • 漢語字典

    [①][chí][《廣韻》直尼切,平脂,澄。][《音韻闡微》呈夷切]亦作“坘1”。亦作“汷1”。亦作“沶2”。(1)水中小洲或高地。(2)涯岸。(3)山名。(4)泛指山。(5)見“坻崿”。[②][dǐ][《廣韻》都禮切,上薺,端。](1)見“坻2隤”。(2)地名用字。河北省有寶坻縣。

    音韻參考

    [上古音]:脂部定母,diei[廣 韻]:直尼切,上平6脂,chí,止開三平脂B澄[平水韻]:上平四支·上聲四紙·上聲八薺[國 語]:chí,dǐ[粵 語]:ci4dai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丑集中】【土字部】 坻; 康熙筆畫:8; 頁碼:頁227第05【唐韻】直尼切【集韻】【韻會】??尼切【正韻】??知切,??音墀?!緺栄拧め屗啃′驹粵b,小沚曰坻?!驹姟で仫L(fēng)】宛在水中坻?!∮炙懈叩匾??!驹姟ば⊙拧吭鴮O之庾,如坻如京?!咀髠鳌ふ咽辍繒x侯以齊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壷。晉侯先,穆子曰: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帧緩V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音紙。止也?!咀髠鳌ふ讯拍辍坎棠擆B(yǎng)龍官曰:官宿其業(yè),其物乃至,若冺?xiàng)壷?,物乃坻伏。 又場也?!緭P(yáng)子·方言】梁宋之閒,蚍蜉犁鼠之場謂之坻。 又【廣韻】【正韻】都禮切【集韻】典禮切,??音此。隴阪。秦人謂坂曰坻?!緩埡狻の骶┵x】坂坻嶻??而成巘?!』蜃????。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