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jiāo
  • 拼音:jiao
  • 注音:ㄐㄧㄠ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5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IFFQ
  • 五筆98:IFFQ
  • 五行:
  • Unicode:U+6F86
  • 四角號碼:34112
  • 倉頡輸入法:EGGU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澆字拼音(帶聲調(diào))
    jiāo
  • 澆字筆順
    捺捺橫橫豎橫橫豎橫橫豎橫橫撇折
  • 基本解釋

    jiāo ? ㄐㄧㄠˉ ◎ 見“澆”。

  • 漢語字典

    [①][jiāo][《廣韻》古堯切,平蕭,見。]“澆1”的繁體字。(1)以水灌溉。(2)淋;灑。(3)酒灑于地,以示祭奠。(4)澆鑄。將金屬溶液注入模型以凝固成形的一種工藝。(5)薄,不厚。參見“澆薄”。亦謂浮薄。指社會風(fēng)氣不好。(6)姓。明有澆彧。見《續(xù)通志·氏族六》。[②][nào][《集韻》女教切,去效,娘。]“澆2”的繁體字。(1)急流回旋貌。(2)指湍流揚起波浪。(3)通“撓”。參見“澆2滑”。[③][ào][《廣韻》五弔切,去嘯,疑。]“澆3”的繁體字。人名。即過澆。傳說為夏代寒浞之子。[④][xiāo]“澆4”的繁體字。方言。湖南長沙等地呼布帛薄而不堅為澆。

    音韻參考

    [廣 韻]:古堯切,下平3蕭,jiāo,效開四平蕭見[平水韻]:下平二蕭[唐 音]:keu[國 語]:jiāo,ào,nào[粵 語]:giu1hiu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上】【水字部】 澆; 康熙筆畫:16; 頁碼:頁651第27【唐韻】古堯切【集韻】【韻會】【正韻】堅堯切,??音驍?!菊f文】??也。一曰薄也?!踞釢h·循吏傳】澆淳散樸。 又姓。明總兵澆彧?!∮帧炯崱俊绢惼??力交切,音聊。水洄洑貌?!就跻莩o註】回波爲(wèi)澆?!∮帧緩V韻】【韻會】五弔切【集韻】倪弔切,??音顤。人名。寒浞子。 又【集韻】魚到切,音傲。義同?;蜃??。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