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zhì
  • 拼音:zhi
  • 注音:ㄓˋ
  • 部首筆畫:5
  • 總筆畫:11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LFFY
  • 五筆98:LFFY
  • 五行:
  • Unicode:U+7564
  • 四角號碼:64041
  • 倉頡輸入法:WGDI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7254
提交資料
  • 畤字拼音(帶聲調(diào))
    zhì
  • 畤字筆順
    豎折橫豎橫橫豎橫橫豎捺
  • 畤字的組詞
    北畤 漢畤 好畤田 好畤侯 郊畤 桀畤 靈畤 密畤 畦畤 秦畤 泰畤 壇畤 五畤 西畤 玄畤 雍畤
  • 基本解釋

    zhì ? ㄓˋ ◎ 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處所。 ◎ 水中的小塊陸地:“歸雁映蘭畤。” ◎ 田際;田界。 ◎ 土高出的地方。 ◎ 古通“庤”,儲備。 ◎ 古通“沚”,小渚?!? shì ? ㄕˋ ◎ 古同“蒔”,移栽;分種。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zhì? 〈名〉 (1) 秦漢時祭祀天地五帝的祭壇 [place to worship heaven and earth] 白草廢畤空壇垓。——宋· 王安石《和王微之< 登高齋>》? (2) 又如:畤畦(畦畤。泛指古代帝王祭祀的場所)

  • 漢語字典

    [①][zhì][《廣韻》直里切,上止,澄。][《廣韻》諸市切,上止,章。][《廣韻》時止切,上止,禪。](1)古時帝王祭祀天地五帝的場所。(2)田界。(3)通“沚”。水中的小洲。

    音韻參考

    [廣 韻]:諸市切,上6止,zhǐ,止開三上之章[平水韻]:上聲四紙·去聲四寘[粵 語]:zi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午集上】【田字部】 畤; 康熙筆畫:11; 頁碼:頁762第07【唐韻】周市切【集韻】渚市切【韻會】諸市切,??音止?!菊f文】天地五帝所基址祭地也?!臼酚洝で乇炯o(jì)】祠上帝西畤?!舅麟[註】襄公始列爲(wèi)諸侯,自以居西畤。西畤,縣名,故作西畤,祠白帝。畤,止也。言神靈之所依止也?!厩皾h·郊祀志】作畦。畤師古註如種韭畦之形於畦中,各爲(wèi)一土封也。又祠之必於高山之下畤,命曰畤。註名其祭處曰畤?!纠ǖ刂尽壳匚墓珘酎S蛇自天而下屬地,其口止於鄜衍,作畤郊祭白帝,曰鄜畤。秦宣公作密畤於渭南祭靑帝,秦靈公作吳陽上畤祭黃帝,作下畤亦祠黃帝。 又地名。【左傳·襄三十年】成愆奔平畤。【註】平畤,周邑。又【哀四年】國夏伐晉,取郉任欒鄗,逆畤隂人盂壷口。【後漢·光武紀(jì)】杜茂與賈覽戰(zhàn)於繁畤?!驹]】繁畤,縣名,屬鴈門郡。今代州縣。 又【廣韻】時止切【集韻】士止切,??音市。又【廣韻】直里切【集韻】【韻會】丈里切,??音峙。義??同。 又【集韻】時吏切,音雉。與蒔同?!∮帧疚逡艏崱砍貭柷?,音豸。儲也??甲C:〔【前漢·郊祀志師古註】如種韭畦之形,於畦中各爲(wèi)一土封。又云,祠之必於高山之下畤,命曰畤,是則凡土高處皆曰畤也?!场≈?jǐn)按師古註係??解畦字。祠之至曰畤十二字係郊祀志正文非註文。謹(jǐn)據(jù)前漢書原文改爲(wèi)前漢郊祀志作畦。畤師古註如種韭畦之形於畦中,各爲(wèi)一土封也。又祠之必於高山之下畤,命曰畤。註名其祭處曰畤?!灿帧景哪辍肯姆x,取郉任欒鄗,逆畤隂人盂壷口。〕 謹(jǐn)照原文夏上增國字。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