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藥對

    慢性萎縮性胃炎為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臨床治療中如果能精心配伍,使用一些效果較好的藥對,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百合配烏藥

    百合味甘而不膩,微寒而不竄,補中益氣,和合百脈,安神益志,調(diào)養(yǎng)五臟,補脾清肺,使邪熱去而脾胃安。烏藥辛開溫通,最善行氣開郁,散寒止痛,疏暢胸腹之氣滯。兩藥配伍,取陳修園百合湯之意,一陰一陽,陰陽協(xié)調(diào),一寒一溫,寒熱并施,一補一泄,補泄兼顧,使百合養(yǎng)潤不生滯,烏藥解郁不傷陰,達陽而能和陰,益氣調(diào)中,用于寒熱夾雜,陰虛氣滯,遷延不愈之慢性萎縮性胃炎效果較好。

    丹參配檀香

    蓋胃為多氣多血之腑,氣病、血病易見,氣病及血,氣滯血瘀,脈道不利,或脹或痛。而瘀血不除則新血不生,故患者又可見面色無華,乏力短氣,脈細等氣血失于充養(yǎng)之象。兩藥合用取丹參飲之意,丹參苦平微寒,專人血分,內(nèi)達臟腑而化瘀滯,外利關(guān)節(jié)而通脈絡,具宣通運行之效,降而行血,去滯生新,活血定痛;檀香味辛芳香,善人氣分,行氣寬中,醒脾開胃,散寒止痛,“行氣中血滯”而兼能活血通絡。兩藥合伍,氣血雙調(diào),活血行氣,通絡止痛力強,主要用于瘀血阻絡之慢性萎縮性胃炎。而對該病氣虛血瘀之證,可加用黨參、黃芪、白術(shù)、枳殼等以益氣活血,行氣消痞;況丹參兼具養(yǎng)血之功,若再伍以當歸、枸杞子等,則能益氣養(yǎng)血,祛瘀生新,而收標本兼顧之治。

    枳實(枳殼)配白術(shù)

    枳實破滯氣,消積滯,瀉痰濁,除痞滿,以走、以瀉為主;白術(shù)補脾運中燥濕,以補、以守為主。二藥一瀉一補,一急一緩,合用消補兼施,補而不滯,攻不傷正,急不破削,緩不留邪,相輔相成,共奏健脾開結(jié),消除痞滿之功,為治療脾虛氣滯,或水停中焦,或食積于胃的基礎方。兩藥配伍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療效甚佳,若配合莪術(shù)、石見穿、白花蛇舌草等則更能提高療效,對伴有的息肉性病變也有較好效果。然而枳實、白術(shù)配伍雖為消補兼施,仍有主次輕重之分,臨證之際,應詳盡辨證,審因增損。

    蘇葉配黃連

    蘇葉辛溫,氣味芳香,通降順氣,理氣寬中,化濁辟穢,醒脾止嘔;黃連苦寒,善人中焦,清熱燥濕,和胃止嘔。二藥配伍,一辛一苦,辛開苦降,一寒一溫,平調(diào)寒熱,具化濕暢中,清熱止嘔之功,二藥宣通調(diào)和,能調(diào)整胃腸功能。黃連能體現(xiàn)清熱與燥濕兩法,蘇葉含芳香化濕與宣通氣滯兩法,藥雖兩味,而四法俱備,祛邪中寓有調(diào)和之治,調(diào)和中含有祛邪之法,臨床常用于慢性萎縮性胃炎濕熱阻于中焦之證,對伴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尤為適宜。

更多中藥材
  • 對于我們?nèi)祟悂碚f出現(xiàn)同名同姓的情況是非常多見的,但是對于植物來說,基本就沒有重名的情況,但是有的植物名稱還是比較相似的,尤其是中藥材里面,我們要學會分辨二者的功效,以免出現(xiàn)拿錯藥物之類的情況,洋金花就是曼陀羅,那么到底洋金花鬧羊花的功效區(qū)別......
  • 痛風這種疾病是現(xiàn)在的高發(fā)疾病,尤其是青年男性朋友們,痛風是因為我們攝入的含有嘌呤的食物過多,從而導致了體內(nèi)的尿酸值高,而引發(fā)了痛風疾病,痛風會讓患者痛不欲生,而且目前沒有特殊的治療痛風的辦法,只能在發(fā)作的時候服用止疼藥物,那么洋金花能治痛風......
  • 羅漢果這個名字對于大家來說應該不是陌生的,但是現(xiàn)實中真正吃過羅漢果的人卻是不多的。其實羅漢果是一種植物,而且這種植物是可以食用的,一般人都可以吃,那么,高血壓患者是不是同樣也可以吃呢?這個問題是一直縈繞在我們的高血壓患者心中的一個問題,可以......
  • 春末夏初,采摘新鮮的枇杷葉曬干,刷去絨毛,洗凈切碎,既能入藥也可以食用,那么枇杷葉要怎么吃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中藥枇杷葉的食用方法吧!第一,枇杷葉粥:枇杷葉煎水去渣取汁,加入大米煮成粥即可??蓾櫡位叼B(yǎng)胃,適合氣虛陰虛發(fā)熱者食用。第二......
  • 豆豉我們大家應該都吃過,味道非常不錯,而且在很多美食里面都有豆豉的影子,比如我們的最愛老干媽,那里面主要就是豆豉;豆豉也是有制作過程的,很多人對這一方面都不是特別的了解,而且也不知道其實豆豉還是一種中藥材,名字就叫做淡豆豉,那么究竟中藥淡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