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平素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病史的人,在激動、緊張、失眠、過度腦力勞動或體力勞動,以及大便用力等情況下,突然發(fā)生劇烈頭痛、嘔吐、神志不清、呼吸鼾聲大、口角歪斜、一側上、下肢出現癱瘓的,就應該想到是突發(fā)腦出血(原稱腦溢血,俗稱中風)。
腦出血病人病情嚴重,死亡率高,家屬千萬不要驚慌失措,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果斷迅速地護送好病人上醫(yī)院救治。
對急性腦出血病人的處理,以往唯恐在搬運和轉送途中.發(fā)生再出血和腦疝等危險,而過分強調就地治療。近年來,國內外臨床經驗證明,腦出血病人的搶救,需要一定的醫(yī)療條件,除對危重病人(深度昏迷、呼吸不整、血壓在90/60毫米汞柱以下、體溫下降者)外,均應立即送病人到距離較近、設備條件較好的醫(yī)院治療,可以降低死亡率和病殘率。
在運送途中,應注意下列幾點:
1、如果病人在路旁、衛(wèi)生間或人多的地方昏倒時,首先應小心輕輕地抬到臥室和寬敞的場所,以后由2~3人協同,抬到擔架或平板車上,動作切忌魯莽,然后再護送到醫(yī)院。
2、盡量避免長途運送。急性期病人長時間轉運,往往對病情不利,一方面耽誤治療,另一方面運送途中的震動,可以加重腦出血,因此應該盡量送到近處的醫(yī)院。
3、轉送前,應先給予必要的治療。在有醫(yī)療條件的情況下,可用靜脈注射20%甘露醇或50%葡萄糖溶液。
4、運送途中,盡量減少病人身體及頭部的震動,頭部要有專人保護,病人睡的擔架要墊得厚一點、軟一些,避免因反復震動、搖晃、顛簸,加重顱內出血及發(fā)生腦疝。救護車如果是在不平坦的道路上行駛時,即使心情再急,也應慢速前進。
5、保持呼吸道通暢。腦出血病人由于咳嗽和吞咽反射減弱或消失,致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而不能咳出;嘔吐物及咽喉部分泌物也可流入氣管.引起呼吸困難、呼吸道阻塞,從而發(fā)生腦缺氧。腦缺氧后,腦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于是腦血管內液體和某些物質可進入腦組織,而引起腦水腫。這些變化加上原來的腦出血病灶,就很容易出現腦疝,壓迫生命中樞,危及病人生命。
為了保持呼吸暢通,可采取以下措施:給病人解開衣領、褲帶,必要時將上衣用剪刀剪開,以減少對呼吸的阻力;有假牙者取下假牙;體位以側臥為宜,使口腔分泌物及嘔吐物易于流出。如流出不暢,可用紗布或手帕從口中挖出;喉頭痰液可用橡皮管接上注射器,用針筒抽吸,必要時用自己的嘴對著病人的口,將痰吸出;如出現舌頭后墜、呼吸鼾聲大,可用手將下頜托起。當病人出現抽搐時,可用一塊半寸寬的平竹板纏上軟布,塞入病人上、下齒之間,以防舌頭被咬傷。
6、轉送途中,若有基層醫(yī)務人員護送,則可攜帶氧氣枕及急救藥物,并嚴密觀察病人的意識、瞳孔、呼吸、脈搏及血壓的變化。健康人兩側瞳孔等大,用手電筒照射瞳孔時,瞳孔會發(fā)生縮小。如發(fā)現病人一側瞳孔擴大,脈搏變慢、呼吸不規(guī)則,就表明已發(fā)生腦疝,此時應加速運送,并給予靜脈推注脫水、降顱內壓的藥物,必要時作好人工呼吸(口對口呼吸)以及胸外心臟擠壓。
病人到達醫(yī)院后,護送者應向值班醫(yī)護人員如實介紹發(fā)病經過及入院前用藥情況,以便及時進一步救治。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平素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病史的人,在激動、緊張、失眠、過度腦力勞動或體力勞動,以及大便用力等情況下,突然發(fā)生劇烈頭痛、嘔吐、神志不清、呼吸鼾聲大、口角歪斜、一側上、下肢出現癱瘓的,就應該想到是突發(fā)腦出血(原稱腦溢血,俗稱中風)。
腦出血病人病情嚴重,死亡率高,家屬千萬不要驚慌失措,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果斷迅速地護送好病人上醫(yī)院救治。
對急性腦出血病人的處理,以往唯恐在搬運和轉送途中.發(fā)生再出血和腦疝等危險,而過分強調就地治療。近年來,國內外臨床經驗證明,腦出血病人的搶救,需要一定的醫(yī)療條件,除對危重病人(深度昏迷、呼吸不整、血壓在90/60毫米汞柱以下、體溫下降者)外,均應立即送病人到距離較近、設備條件較好的醫(yī)院治療,可以降低死亡率和病殘率。
在運送途中,應注意下列幾點:
1、如果病人在路旁、衛(wèi)生間或人多的地方昏倒時,首先應小心輕輕地抬到臥室和寬敞的場所,以后由2~3人協同,抬到擔架或平板車上,動作切忌魯莽,然后再護送到醫(yī)院。
2、盡量避免長途運送。急性期病人長時間轉運,往往對病情不利,一方面耽誤治療,另一方面運送途中的震動,可以加重腦出血,因此應該盡量送到近處的醫(yī)院。
3、轉送前,應先給予必要的治療。在有醫(yī)療條件的情況下,可用靜脈注射20%甘露醇或50%葡萄糖溶液。
4、運送途中,盡量減少病人身體及頭部的震動,頭部要有專人保護,病人睡的擔架要墊得厚一點、軟一些,避免因反復震動、搖晃、顛簸,加重顱內出血及發(fā)生腦疝。救護車如果是在不平坦的道路上行駛時,即使心情再急,也應慢速前進。
5、保持呼吸道通暢。腦出血病人由于咳嗽和吞咽反射減弱或消失,致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而不能咳出;嘔吐物及咽喉部分泌物也可流入氣管.引起呼吸困難、呼吸道阻塞,從而發(fā)生腦缺氧。腦缺氧后,腦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于是腦血管內液體和某些物質可進入腦組織,而引起腦水腫。這些變化加上原來的腦出血病灶,就很容易出現腦疝,壓迫生命中樞,危及病人生命。
為了保持呼吸暢通,可采取以下措施:給病人解開衣領、褲帶,必要時將上衣用剪刀剪開,以減少對呼吸的阻力;有假牙者取下假牙;體位以側臥為宜,使口腔分泌物及嘔吐物易于流出。如流出不暢,可用紗布或手帕從口中挖出;喉頭痰液可用橡皮管接上注射器,用針筒抽吸,必要時用自己的嘴對著病人的口,將痰吸出;如出現舌頭后墜、呼吸鼾聲大,可用手將下頜托起。當病人出現抽搐時,可用一塊半寸寬的平竹板纏上軟布,塞入病人上、下齒之間,以防舌頭被咬傷。
6、轉送途中,若有基層醫(yī)務人員護送,則可攜帶氧氣枕及急救藥物,并嚴密觀察病人的意識、瞳孔、呼吸、脈搏及血壓的變化。健康人兩側瞳孔等大,用手電筒照射瞳孔時,瞳孔會發(fā)生縮小。如發(fā)現病人一側瞳孔擴大,脈搏變慢、呼吸不規(guī)則,就表明已發(fā)生腦疝,此時應加速運送,并給予靜脈推注脫水、降顱內壓的藥物,必要時作好人工呼吸(口對口呼吸)以及胸外心臟擠壓。
病人到達醫(yī)院后,護送者應向值班醫(yī)護人員如實介紹發(fā)病經過及入院前用藥情況,以便及時進一步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