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氣胸

    胸腔位于臟層胸膜和壁層胸膜之間呈封閉型腔隙。氣胸的發(fā)生,是由于肺與臟層胸膜破裂,空氣進入胸膜腔,形成胸膜腔內積氣,稱為氣胸。輕的僅有胸悶,氣促。嚴重的則起病急驟,突然胸痛,呈刀割樣銳痛,隨呼吸加重。大量氣胸,心臟、氣管向對側移位。若胸腔積氣突然增加,可有呼吸困難,大汗淋漓,紫紺,煩躁不安,或四肢抽搐,手足冰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休克或窒息,危及生命。有少部分病人并有水氣胸,膿氣胸,血氣胸,縱膈氣腫,慢性氣胸等。

    現代醫(yī)學認為,本病有原發(fā)性氣胸和繼發(fā)性氣胸的不同,原發(fā)性又稱突發(fā)性氣胸,常因咳嗽、提重物,活動或休息時發(fā)病,X線肺部無明顯病變。繼發(fā)性多由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及彌慢性肺纖維化疾病所致。

    氣胸主要診斷依據突發(fā)性刀割樣劇烈胸痛,氣急短促,肋間隙增寬,語音、呼吸音降低或消失,心、氣管向對側移位。X線胸部檢查有助于確診。

    現代醫(yī)學對本病主要采用胸腔氣體排除和對癥治療等方法可使病情得到痊愈或緩解。少數病人經過各種技術處理后,癥狀仍未改善,則考慮剖胸作氣胸裂口縫合,或肺大泡切除,或壁層胸膜切除修補,或胸膜纖維包膜剝離等手術。

    本病在中醫(yī)臨床中多屬于“胸脅痛”或“厥證”的范疇。祖國醫(yī)學認為胸陽不足,客邪乘于陽位,閉塞清曠之區(qū),氣機不暢上逆,肺氣升降受阻,故胸痛氣促;氣虛陽氣不充于營血,血滯則紫紺續(xù)發(fā);氣血逆亂,營衛(wèi)阻滯,陽氣不能達于四肢,和上榮于面。故四肢厥冷,面色蒼白;陽虛衛(wèi)氣失固,津液外泄,則大汗淋漓;真陽欲脫,真元外散,陰陽欲將絕離,故血壓下降,休克或窒息。

    [臨床療效]采用純中藥治療本病36例,其中8例自發(fā)性氣胸,6例血胸,22例血氣胸。氣胸消失時間6~12天,平均9天;血氣胸消失時間14~40天,平均32天。

更多中藥材
  • 夏天濕氣重,氣候是一個大因素,為什么很多人一直去濕,濕氣還源源不斷呢?甚至在干燥的秋季也是濕氣滿滿。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脾胃比較弱,運化能力不足,很多食物進入身體沒有變成氣血精液,而是變成痰濕。所以對于脾虛的人而言,在祛濕的同時還要健脾......
  • 預防濕氣加重,這三種食物一定要少吃。一、甘味的食物。干入脾,雖然能補脾益氣,但同時也會助濕。因此,甘甜的食物、含糖量高、含淀粉類多的食物要少吃,比如桔子、葡萄、菠蘿等,還有山藥、紅薯等健康食材也要注意吃法和適量使用。二、生冷的食物。天氣逐漸......
  • 日常飲食要根據體質掌握好大方向,比如寒性體質要多吃溫性和平性的食物,那么是不是虛寒體質都不能吃涼性的食材呢?不能這么絕對,可以適量吃一點應季的食材來調和氣候對于身體的影響。比如夏天吃點空心菜,冬瓜,絲瓜清熱解毒,可以加入生姜,蒜甚至胡椒粉來......
  • 有些朋友寒濕重,頭面容易出油,小肚子大,平時還容易乏力,人昏昏沉沉的,精神不好,通常是因為脾胃的運化功能不好,吃進去的食物,水液不能轉化成人體需要的精華和能量,而是變成了廢物堆積到身體,不能很好的排出去,形成了痰濕淤阻的情況。我們可以用健脾......
  • 由于我們長期低頭或者伏案工作,造成的這個頸部肌肉勞損就會引起頸肩酸痛的癥狀,在排除了其他疾病之后,確診是頸部肌肉勞損而造成的頸肩酸痛,治療起來也非常的簡單,這個大家在自己家里就可以完成。首先準備個熱水袋,熱水袋也充滿熱水之后啊,裹上毛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