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地圖舌

    地圖舌又叫剝脫性舌炎、糠疹舌炎、游走性舌炎或花斑舌等。是由于舌粘膜上皮(絲狀乳頭)暫時性剝脫消失所致。

    本病的病因不十分清楚,有人認為與乳牙萌出有關,也有的認為和腸寄生蟲有關,或與口腔內的慢性病灶如齲齒、扁桃體炎有關。中醫(yī)認為是胃陰虛所致,缺乏微量元素鋅是地圖舌的重要原因。

    地圖舌是一種淺層的慢性剝脫性舌炎。開始時,可在舌尖或舌的邊緣或舌背上出現一個灰白色微凸的小圓形病區(qū)。不久中央下陷,白色褪去,變成火紅。絲狀乳頭消失,菌狀乳頭還存在或者更顯著,看上去表面光滑,略帶干燥。病區(qū)可逐漸擴大,最后終于融合成為邊緣不齊的地圖狀,這就是地圖舌的來歷。一般說,病區(qū)界限明顯,無論損害大小和形狀的變化,都表現為周圍是白色或黃色稍為凸起的孤形邊緣,寬約1~2毫米。里面是火紅色的絲狀乳頭剝脫區(qū)。在損害逐漸擴大的過程中,往往一晝夜就會改變區(qū)域的形狀和位置。病變一般持續(xù)3~4天,可以自行消失,但其他部位又可出現。本病經過一段緩解時間后也可以復發(fā)。有時在幾次復發(fā)后,逐漸減輕,甚至不會復發(fā)。本病一般沒有任何特別不舒服的感覺,有時可能會有些燒的樣痛。

    地圖舌病變表淺,深部組織不受影響,多無不適感覺,亦無疼痛、流涎或其它口炎癥狀。其病因未明,非維生素缺乏所致,對健康無多大影響,照常飲食,不影響生長發(fā)育,無特殊療法。由于絲狀乳頭可自行修復,所以病變有時可以完全恢復正常,但又可復發(fā),有的病程較久,甚至可達數年。

    [臨床療效]采用純中藥治療本病950例,痊愈946例,好轉4例(癥狀全部消失,舌苔基本正常)。

更多中藥材
  • “鄒潤安論柴胡”作者為四川自貢怡康中醫(yī)診所王昆文?!侗窘洝分^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腸胃中積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出新”。在《傷寒雜病論》中,組成含柴胡的經方共9個,而且至今仍是臨床常用方,其中最著名的有大、小柴胡湯,四逆散,鱉甲煎......
  • 急性肝功能衰竭系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急性大量肝細胞壞死,或肝細胞內細胞器嚴重功能障礙,致短期內進展至肝性腦病的一種綜合征。病情兇險,發(fā)病后12~24小時發(fā)生黃疸,2~4天后昏迷,并有出血傾向,見于暴發(fā)性病毒性肝炎、對乙酰氨基酚中毒、氟烷麻醉中毒......
  • 龐國明 河南省開封市中醫(yī)院膏方制作好之后,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充分消化吸收是關鍵。對于脾功能不好的人,服用膏方前需要先服用運脾健胃的“開路藥”,如一些經典處方六君子湯、平胃散、保和丸等,也可以先進行試探性調補,觀察其服藥后的反應。而對于脾胃功......
  • 王金亮 侯紅霞 山西省平遙縣中醫(yī)院組成 青蒿12克,銀柴胡9克,桔梗9克,黃芩9克,連翹9克,金銀花15克。主治 本方適應于臨床多種發(fā)熱證,如久熱不退、外科術后感染、婦科熱入血室、產后發(fā)熱、妊娠發(fā)熱,或原因不明的發(fā)熱,癥見高熱寒戰(zhàn),寒熱往來......
  • 商本平 張海燕 山東省榮成市人和中心衛(wèi)生院大青龍湯有關條文見于《傷寒論》38、39兩條。38條曰“太陽中風,脈浮緊……”39條曰“傷寒,脈浮緩……”聯系《傷寒論》1、2、3三條不免使人疑竇重重。太陽中風脈本浮緩,傷寒脈本浮緊,如何又言“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