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忙而不計利勇猶忘險
——文壇名宿文懷沙笑談人生
那年,在國家圖書館,我聆聽了文壇名宿文懷沙老先生的詩詞講座。你看他,銀髯飄拂。出口成章,妙語聯(lián)珠,思維敏捷,對事業(yè)、對朋友、對生活充滿了熱情,難怪各地的詩人才子為之傾慕,接踵叩門討教。
文老何以能這樣越活越年輕呢?這與他幽默豁達的性格和坦蕩的生活態(tài)度是分不開的。
文老分析自己的心理活動時,借用道家的“委心任運”加以概括。即聽任心靈自由馳騁,不為名韁利索、榮辱得失所左右。可謂忙而不計利,勇猶忘險。
文老自謙“離休在家,述而不作”??扇绻阋詾樗澳旮唠R?、無所為矣”那就錯了。實際上文老活躍得很,不久前,他還應(yīng)邀錄制了吟唱毛主席詩詞的錄音帶呢。
文老的古典文學(xué)造詣頗深,28歲即為教授。在舊中國,他公開用馬列主義的觀點寫文章。文化大革命開始后,文老在失去自由的情況下仍知無不言。他見到毛主席的第一張大字報——《炮打司令部》,發(fā)現(xiàn)末句的“發(fā)人深醒”的“醒”字,應(yīng)為“省”字筆誤。他心想,日理萬機的領(lǐng)袖偶爾疏忽是難免的,可悲的是全國報刊如實照登,沒人敢說這是個錯別字。為了避免以訛傳訛,文老甘冒天下之大不韙,對眾宣稱:“只聞沉睡.不聞深醒,人如深潛夢底就醒不過來了?!庇谑潜怀鉃槠嬲劰终?,科以“攻擊”罪,冠以怙惡不悛的“現(xiàn)行反革命分子”。
文老一生坎坷多難,銜冤負重,但他活得輕松灑脫,不僅善于苦中求樂,而且有一種更高明的心理轉(zhuǎn)化法,或稱心靈辯術(shù)。1970年,他在山西獄中,肝疼劇烈,頭上直冒冷汗,經(jīng)獄醫(yī)確診為肝癌。旁人都替他捏把汗,他卻不時高興得大笑,人們都懷疑他神經(jīng)錯亂了。其實這時,他腦子非常清楚,悟出了一個道理:痛苦是生命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不可省略的表現(xiàn)形式。人在經(jīng)受、領(lǐng)略痛苦的同時也在經(jīng)受和領(lǐng)略生命的存在。這是熱愛生命者以苦為樂的根據(jù)。奇怪的是文老自從跳出狹之緩解了。
打倒“四人幫”后,文老從獄中出來。已無家可歸,只好暫借兩間房棲身。在這個新家里既沒有他昔日當教授治學(xué)的藏書,又無豪華陳設(shè)。在屏風(fēng)隔開兼作臥室和書房的小屋墻上,掛著“斯是陋室”四個毛筆字頗具雅趣。從中不難體會他隨遇而安、自得其樂的情懷!他還幽默地說:“人死后不要搞遺體告別,再隆重本人也不知道了。我希望我一旦生命垂危,能召喚朋友來到身邊,親聆褒貶之聲,這樣的告別儀式豈不有意義得多?!?/p>
一次,電臺編輯播放文老吟詠的詩詞之前,懷著沉重、懷念、敬佩的心情告訴聽眾,這是著名吟詠大師文懷沙先生的遺作……文老在上海的兄長聽到后,慌忙跑到電臺去詢問,當即打電話到北京,而文老聽說后,快樂得徹夜未眠,他說這種“死”的體驗太美好了.并連夜給電臺的編輯寫信,沒有絲毫貴怪,真誠地感謝他們讓他活著聽到了身后的贊譽。
88歲的老人如此豁達健康,問其養(yǎng)生之道,文老說:“萬變不離其宗,鍛煉是健康的重要保證?!蹦贻p時,文老就酷愛體育鍛煉,參加過舊中國的第五屆運動會.獲得跳高比賽第五名,成績是1.74米,正好跳過自己的身高。按今天的標準,當時的文懷沙可以進國家田徑隊,起碼也算是運動健將了。在監(jiān)獄接受改造的那些年,身體狀況極差的文懷沙找到了特珠的鍛煉方法—掃街。拿著笤帚,從東到西,由南至北,掃得認真仔細,掃得通身大汗,不但活動了身體,還因為表現(xiàn)好受到“表揚”,少受了些皮肉之苦。如今文老還經(jīng)常散步。他認為,老年人鍛煉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過量,否則,不僅達不到鍛煉目的,甚至?xí)m得其反.真正成了“垂死掙扎”了。
摘自:《中國醫(yī)藥報》文/崔普權(quán)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忙而不計利勇猶忘險
——文壇名宿文懷沙笑談人生
那年,在國家圖書館,我聆聽了文壇名宿文懷沙老先生的詩詞講座。你看他,銀髯飄拂。出口成章,妙語聯(lián)珠,思維敏捷,對事業(yè)、對朋友、對生活充滿了熱情,難怪各地的詩人才子為之傾慕,接踵叩門討教。
文老何以能這樣越活越年輕呢?這與他幽默豁達的性格和坦蕩的生活態(tài)度是分不開的。
文老分析自己的心理活動時,借用道家的“委心任運”加以概括。即聽任心靈自由馳騁,不為名韁利索、榮辱得失所左右。可謂忙而不計利,勇猶忘險。
文老自謙“離休在家,述而不作”??扇绻阋詾樗澳旮唠R?、無所為矣”那就錯了。實際上文老活躍得很,不久前,他還應(yīng)邀錄制了吟唱毛主席詩詞的錄音帶呢。
文老的古典文學(xué)造詣頗深,28歲即為教授。在舊中國,他公開用馬列主義的觀點寫文章。文化大革命開始后,文老在失去自由的情況下仍知無不言。他見到毛主席的第一張大字報——《炮打司令部》,發(fā)現(xiàn)末句的“發(fā)人深醒”的“醒”字,應(yīng)為“省”字筆誤。他心想,日理萬機的領(lǐng)袖偶爾疏忽是難免的,可悲的是全國報刊如實照登,沒人敢說這是個錯別字。為了避免以訛傳訛,文老甘冒天下之大不韙,對眾宣稱:“只聞沉睡.不聞深醒,人如深潛夢底就醒不過來了?!庇谑潜怀鉃槠嬲劰终?,科以“攻擊”罪,冠以怙惡不悛的“現(xiàn)行反革命分子”。
文老一生坎坷多難,銜冤負重,但他活得輕松灑脫,不僅善于苦中求樂,而且有一種更高明的心理轉(zhuǎn)化法,或稱心靈辯術(shù)。1970年,他在山西獄中,肝疼劇烈,頭上直冒冷汗,經(jīng)獄醫(yī)確診為肝癌。旁人都替他捏把汗,他卻不時高興得大笑,人們都懷疑他神經(jīng)錯亂了。其實這時,他腦子非常清楚,悟出了一個道理:痛苦是生命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不可省略的表現(xiàn)形式。人在經(jīng)受、領(lǐng)略痛苦的同時也在經(jīng)受和領(lǐng)略生命的存在。這是熱愛生命者以苦為樂的根據(jù)。奇怪的是文老自從跳出狹之緩解了。
打倒“四人幫”后,文老從獄中出來。已無家可歸,只好暫借兩間房棲身。在這個新家里既沒有他昔日當教授治學(xué)的藏書,又無豪華陳設(shè)。在屏風(fēng)隔開兼作臥室和書房的小屋墻上,掛著“斯是陋室”四個毛筆字頗具雅趣。從中不難體會他隨遇而安、自得其樂的情懷!他還幽默地說:“人死后不要搞遺體告別,再隆重本人也不知道了。我希望我一旦生命垂危,能召喚朋友來到身邊,親聆褒貶之聲,這樣的告別儀式豈不有意義得多?!?/p>
一次,電臺編輯播放文老吟詠的詩詞之前,懷著沉重、懷念、敬佩的心情告訴聽眾,這是著名吟詠大師文懷沙先生的遺作……文老在上海的兄長聽到后,慌忙跑到電臺去詢問,當即打電話到北京,而文老聽說后,快樂得徹夜未眠,他說這種“死”的體驗太美好了.并連夜給電臺的編輯寫信,沒有絲毫貴怪,真誠地感謝他們讓他活著聽到了身后的贊譽。
88歲的老人如此豁達健康,問其養(yǎng)生之道,文老說:“萬變不離其宗,鍛煉是健康的重要保證?!蹦贻p時,文老就酷愛體育鍛煉,參加過舊中國的第五屆運動會.獲得跳高比賽第五名,成績是1.74米,正好跳過自己的身高。按今天的標準,當時的文懷沙可以進國家田徑隊,起碼也算是運動健將了。在監(jiān)獄接受改造的那些年,身體狀況極差的文懷沙找到了特珠的鍛煉方法—掃街。拿著笤帚,從東到西,由南至北,掃得認真仔細,掃得通身大汗,不但活動了身體,還因為表現(xiàn)好受到“表揚”,少受了些皮肉之苦。如今文老還經(jīng)常散步。他認為,老年人鍛煉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過量,否則,不僅達不到鍛煉目的,甚至?xí)m得其反.真正成了“垂死掙扎”了。
摘自:《中國醫(yī)藥報》文/崔普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