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有人曾將明清兩代的帝王、高僧、名書畫家作了比較:書畫家平均壽命80歲,高僧66歲,帝王不足40歲。由此說明,書畫家的書畫活動比高僧的修行更有利于健康。
宋代詞人秦觀,因政治上傾向舊黨,累遭貶謫,精神苦悶,心境憂郁,竟至臥床不起。友人高仲符聞訊趕來,特地帶上唐詩人王維的一幅《輞川圖》對他說:“閱此圖可以治疾。”秦觀得畫甚喜,閱于枕上,不由得全身心陶醉于山水樓臺之中。于是,在不知不覺中情志暢達、臟腑調(diào)和了,“數(shù)日‘疾良愈”。
書畫保健療疾的例證并非我國獨有。美國一醫(yī)院亦利用“畫窗”治病,讓病人抬眼從屋頂?shù)牟AТ埃吹绞[綠的樹木和透過樹葉灑落的陽光,以此來減輕患者的憂慮,排解病中的無聊,降低病人緊張程度,達到促進醫(yī)療效果的目的。在日本,畫廊里典雅的裝飾,合理的燈光,悅耳的音樂,令觀賞者在欣賞藝術(shù)作品時,仿佛脫離了嘈雜的現(xiàn)實生活,享受一番藝術(shù)欣賞的忘我境界。
清代畫家方薰在《山靜居畫論》中有精辟見解:“畫家一丘一木、一草一花,使望者息心,覽者動色?!皶嬛造畈⊙幽?,其中奧秘在于:
第一,靜心養(yǎng)性?!啊茉谑郑f念俱消“。書畫創(chuàng)作時,需絕慮凝神,心平氣靜,一心追求墨跡的完美,使大腦“入靜“,無疑是—種精神的寄托方法。
第二,美意延年。書畫家在完成作品之后,便是_番美的藝術(shù)享受,創(chuàng)作欲得到滿足,喜悅之情油然而生,對身體健康有益。創(chuàng)作者和觀賞者通過對書畫的賞鑒,觸發(fā)情感產(chǎn)生雙向的心理保健效果。
第三,樂觀生壽。書畫家特別是山水畫家,大多處世樂觀,為人豁達,心胸開闊。這得益于他們壯游萬里,飽覽河山無限風(fēng)光。
第四,強健體質(zhì)。書畫運筆本身就是一種較全面的身體運動。另外,外出寫生,爬山涉水也是一種強健體魄的運動鍛煉。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有人曾將明清兩代的帝王、高僧、名書畫家作了比較:書畫家平均壽命80歲,高僧66歲,帝王不足40歲。由此說明,書畫家的書畫活動比高僧的修行更有利于健康。
宋代詞人秦觀,因政治上傾向舊黨,累遭貶謫,精神苦悶,心境憂郁,竟至臥床不起。友人高仲符聞訊趕來,特地帶上唐詩人王維的一幅《輞川圖》對他說:“閱此圖可以治疾。”秦觀得畫甚喜,閱于枕上,不由得全身心陶醉于山水樓臺之中。于是,在不知不覺中情志暢達、臟腑調(diào)和了,“數(shù)日‘疾良愈”。
書畫保健療疾的例證并非我國獨有。美國一醫(yī)院亦利用“畫窗”治病,讓病人抬眼從屋頂?shù)牟AТ埃吹绞[綠的樹木和透過樹葉灑落的陽光,以此來減輕患者的憂慮,排解病中的無聊,降低病人緊張程度,達到促進醫(yī)療效果的目的。在日本,畫廊里典雅的裝飾,合理的燈光,悅耳的音樂,令觀賞者在欣賞藝術(shù)作品時,仿佛脫離了嘈雜的現(xiàn)實生活,享受一番藝術(shù)欣賞的忘我境界。
清代畫家方薰在《山靜居畫論》中有精辟見解:“畫家一丘一木、一草一花,使望者息心,覽者動色?!皶嬛造畈⊙幽?,其中奧秘在于:
第一,靜心養(yǎng)性?!啊茉谑郑f念俱消“。書畫創(chuàng)作時,需絕慮凝神,心平氣靜,一心追求墨跡的完美,使大腦“入靜“,無疑是—種精神的寄托方法。
第二,美意延年。書畫家在完成作品之后,便是_番美的藝術(shù)享受,創(chuàng)作欲得到滿足,喜悅之情油然而生,對身體健康有益。創(chuàng)作者和觀賞者通過對書畫的賞鑒,觸發(fā)情感產(chǎn)生雙向的心理保健效果。
第三,樂觀生壽。書畫家特別是山水畫家,大多處世樂觀,為人豁達,心胸開闊。這得益于他們壯游萬里,飽覽河山無限風(fēng)光。
第四,強健體質(zhì)。書畫運筆本身就是一種較全面的身體運動。另外,外出寫生,爬山涉水也是一種強健體魄的運動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