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唾液多案治愈一則

    唾液多案治愈一則

    陳某 女23歲 本縣某中學教師,2003年9月25日診。

    患者訴:晨醒后口中含一大口淡黃色口水(唾液),稍有異味7年,近日來有加重趨勢。7年前不明原因出現(xiàn)唾液分泌增多,始未予在意,后諸證加重,每隔一會就吐一大口,曾服西藥(具體藥物不詳)治療,證減。唯遺留上證至今,多方調治不效,甚是苦惱。

    刻下:診脈右寸浮數(shù),余脈沉濡,舌紅苔薄白微膩,面部多粉刺,口水多如上述。近日來午休后亦有增多之勢,據上證辯為:熱邪阻肺、濕濁困脾。治宜:清肺熱、化濕濁、醒脾攝唾。處方如下:

    黃芩10g、梔子5g、藿香10g、佩蘭6g、太子參15g、薄荷3g、茯芩10g、烏藥10g、益智仁10g、山藥20g。5劑,水煎服,一日二次。

    服上方后,自覺口水多、異味稍減,面部粉刺明顯減少,舌淡苔仍薄白微膩,脈沉濡。如前方去薄荷加蒼術10g,5劑,水煎服,服二診藥后除面部粉刺略增外,余證基本消失,舌淡苔薄白,脈細,口干,證屬:肺胃濕熱未盡,陰津已傷,治宜:健脾攝唾,滋陰化濁以善后,處方:黃芩10g、梔子6g、藿香6g、太子參20g、茯芩10g、山藥30g、元參20g、麥冬10g、佩蘭6g、益智仁5g、烏藥5g、5劑,水煎服,一日二次。服后遂愈,2年來多次隨訪未見復發(fā)。

    病方論:以口水(唾液)多為主構成病癥者,閱歷所極,尚不多見,乍遇之,頗費躊躇。

    考唾(口水)為脾所主。是故,唾(口水)之異,當責之于脾。然本例患者,右寸脈浮數(shù),面部多粉刺,肺有郁熱可知。余脈沉濡,脾虛為濕濁所困之象也。

    縮泉丸見于《婦人良方》:治下元虛冷,小便頻數(shù)等證?!夺t(yī)學啟源》則謂其能“治人多唾”,用本證口水多正合病機,另加黃芩、梔子、薄荷、清肺中郁熱,藿香、佩蘭、茯芩、太子參健脾醒脾、化濕,然服用后,肺熱得清,粉刺漸少,但脾仍被濕濁所困。二診去薄荷,加蒼術10g以加強化濕之力,用藥后,濕邪得化,諸證得除。但亦現(xiàn)傷陰之象,故三診時去蒼術,加元參、麥冬、并減少益智仁、烏藥之用量以善后,并鞏固療效。終于使患者在三診后斯疾得除。

更多中藥材
  • 我們一般來講呢,稍微活動之后吃點飯渾身大汗,什么問題呢?往往氣虛造成的。這個衛(wèi)氣有固澀汗孔的作用。所以當氣虛的時候,固澀不了,稍微活動一下汗就出來了。像更年期那個出汗是潮熱發(fā)熱,上來的快,下去的快。那么還有的呢是晚上睡睡覺,枕頭濕了就是盜汗......
  • 那我們看一下第一個,陳皮。陳皮首先呢它有行氣健脾和胃的功效,同時呢稍微有點利濕的作用,它和半夏合起來還能夠去痰。然后茯苓,茯苓這個藥呢健脾,利濕兼固。但是呢在這里面呢利濕的作用更強一點,健脾的作用也有。同時呢還有一定安神的作用。白術,補氣健......
  • 大家好,心絞痛呢是我們中老年人常發(fā)的幾個癥狀。那么心絞痛是怎么出現(xiàn)的呢?我們講這個心臟,就像我們這個拳頭一樣,上面有一條血管叫做冠狀動脈。那么當這個冠狀動脈它的血流不暢的時候,心臟的這個肌肉血就不夠了,叫心肌缺血。缺血之后呢,還在跳啊,就覺......
  • 大家好,今天呢給大家呢講一個脾腎陽虛的這么一個案例。這個案例呢,患者是楊先生,四十五歲,那么脾腎陽虛呢,其實我們最典型的一個表現(xiàn)呢是什么呢?是五更泄瀉,就是到凌晨的時候,快起床的時候馬上肚子疼,要上廁所,天天都這個點。有人說我們就是習慣性早......
  • 大家好,今天呢跟大家分享一個醫(yī)案,頭發(fā)和皮膚都是我們女性特別注意的。因為大家都愛美嘛,那么有的女性就是頭發(fā)就是一洗頭掉一些,一洗頭掉一些,頭發(fā)越來越少。那么還有那個臉上長斑,大塊的這個斑。本來很漂亮的,然后一看長塊斑之后,馬上這個感覺都毀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