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瀉下藥和方劑

    瀉下藥和方劑

    凡能通利大便的藥物叫做瀉下藥。

    凡以瀉下藥為主而組成的方劑,叫做瀉下方。

    由于瀉下法具有攻下胃腸積滯,蕩滌實熱,攻逐水飲,驅(qū)除寄生蟲等作用,故凡是胃腸實熱積滯、燥屎內(nèi)結(jié),以及體內(nèi)蓄水、冷積蟲積病邪結(jié)聚于里的實證而正氣未虛者,均可以使用下法。

    根據(jù)病情輕重,瀉下作用有不同,瀉下法又分為攻下、潤下、逐水及驅(qū)蟲四種。

    瀉下法除潤下劑外,孕婦及月經(jīng)期均慎用。攻下、逐水法在體虛者應(yīng)慎用,否則更傷正氣,若確實需要,宜配伍扶正之品。

    (一)瀉下藥

    1.攻下藥:

    凡有瀉熱通便或祛寒通便作用,如里熱便秘實證,證見潮熱、譫語、口渴、腹?jié)M痛、大便秘結(jié)、舌苔焦黃、脈滑數(shù)等。常用藥物有大黃、芒硝等?;蚱⑻撽枤獠蛔?,冷積阻于腸胃、大便秘結(jié)、脈沉遲者,有用肉桂、干姜配伍大黃以溫通寒結(jié)者,如溫脾湯。

    大黃

    《本經(jīng)》

    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葉北大黃、或南大黃的根莖。生用、或酒制、蒸熟、炒黑用。

    別名:川軍、錦紋、將軍。

    處方用名:生大黃、熟大黃、川軍、錦紋、酒大黃。

    藥用部分:根莖。

    性味:苦、寒。

    歸經(jīng):入脾、胃、大腸、心包、肝經(jīng)。

    功能;瀉實熱、下積滯、破瘀血。

    主治與應(yīng)用:

    1.適用于里實熱證,腹脹滿,熱結(jié)便秘,壯熱譫語??膳c芒硝、枳實、厚樸等同用;屬寒實積滯,可與干姜、附子等同用。

    2.常用于濕熱黃膽,全身發(fā)黃如桔子色的陽黃,常與梔子、茵陳蒿配伍即茵陳湯。臨床常用于急性黃疸性肝炎。與蒲公英、銀花、綿茵陳、板蘭根、赤芍配伍用,可治急性膽囊炎。

    3.可用于腸癰(闌尾炎),與丹皮、芒硝、桃仁、冬瓜仁同用,即大黃牡丹皮湯。

    4.此外,尚用于癰腫瘡毒,燙火傷,可作外敷外洗用。

    用量:3-12克。

    禁忌:孕婦、產(chǎn)后、月經(jīng)期間、授乳期間均應(yīng)慎用。

    參考資料:

    1.本品含有大黃瀉素、大黃鞣甙類等,大黃瀉素能刺激大腸,引起收縮,分泌增加,使腸內(nèi)容物易于排出。本品味苦,服小劑量粉劑(2-3分)能起健胃作用,據(jù)報道:大黃與甘草(5:1)研末外用,治下肢潰湯(臁瘡)有效。

    2.對痢疾、傷寒、大腸、綠膿桿菌及肺炎雙球菌均有較強(qiáng)的抗菌作用。

    芒硝

    《本經(jīng)》

    為含硫酸鈉的自然礦物,經(jīng)精制而成的結(jié)晶體。

    別名:樸硝、皮硝、海皮硝、毛硝。

    處方用名:芒硝、樸硝、風(fēng)化硝、玄明粉。

    藥用部分:硫酸鈉的結(jié)晶體。

    性味:辛、咸、苦、大寒。

    歸經(jīng);入胃、大腸經(jīng)。

    功能;瀉熱通便、潤燥軟堅、外用清火消腫。

    主治與應(yīng)用:

    1.有潤燥軟堅,瀉下清熱的功效,為里熱燥結(jié)實證之要藥。適用于實熱積滯、大便燥結(jié)、腹?jié)M脹痛等證,常與大黃、甘草同用,如調(diào)味承氣湯。

    2.外用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之功,如皮腫瘡腫、瘡疹赤熱、痛癢,可用本品溶于冷開水中涂抹;用于目赤腫痛,可用芒硝置豆腐上蒸化,取汁點眼;用于口腔及咽喉腫痛糜爛、玄朋粉配硼硝、冰水、共研末,吹患處,如冰硼散。

    用量:9-15克,沖入藥汁內(nèi)或開水溶化后服,不入煎劑。

    注意事項:孕婦忌用。

    參才資料:

    本品含大量含水硫酸納,服后不易為腸所吸收,形成高滲鹽溶液,于是腸內(nèi)水分增加,使糞便質(zhì)地稀薄,同時對腸壁引起機(jī)械刺激,故使腸蠕動增強(qiáng),把稀釋水便排出。據(jù)報導(dǎo),臨床有用大黃硝石湯(大黃、芒硝、黃柏、梔子)。硝石礬石散(芒硝、礬石)或單用芒硝一味,治療肝膽結(jié)石及黃疸證,獲得較好效果。

    番瀉葉

    《本經(jīng)》

    為豆科草本狀小灌木植物狹葉番瀉樹的葉。

    處方用名:番瀉葉。

    藥用部分;葉。

    性味:甘、苦、寒。

    歸經(jīng):入大腸經(jīng)。

    功能;瀉熱導(dǎo)滯。

    主治與應(yīng)用:

    本品有較強(qiáng)的瀉熱通便功效。用于熱結(jié)便秘,脘腹脹滿等證,單用泡開水服或與枳實、厚樸同用。用量大時,可有惡心、嘔吐、腹痛等副作用。

    用量:3-6克。一般泡開水服,入煎劑宜后下。

    2.潤下藥;

    本類藥物性味多屬甘平,富含油脂,具有潤燥滑腸的作用,使大腸易于排出,瀉下作用較緩。適用于老年津枯,病后津液虧耗或產(chǎn)后血虛的大便秘結(jié),習(xí)慣性便秘等。若津液虧損而致的便秘,可與養(yǎng)陰藥配伍;兼血虛者,宜與補(bǔ)血藥配伍;兼氣滯者,可與理氣藥配伍。常用藥物有火麻仁、郁李仁等;常用方劑有五仁丸、麻仁丸等。

    火麻仁

    《本經(jīng)》

    為大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大麻的成熟種仁。除去皮殼與雜質(zhì),收集凈仁,打碎用。

    處方用名:大麻仁、火麻仁。

    藥用部分:種仁。

    性味:甘、平。

    歸經(jīng):入脾、胃、大腸經(jīng)。

    功能:潤腸通便、滋養(yǎng)補(bǔ)虛。

    主治與應(yīng)用:

    本品多脂,功能潤燥滑腸,性質(zhì)平和,兼有滋養(yǎng)作用,為常用的潤下藥。用于邪熱傷陰,或素體火旺,津枯腸燥而致大便燥結(jié)證。常與杏仁、白芍、大黃同用,如麻子仁丸;如屬老年津枯,病后津虧及產(chǎn)后血虛所致的腸燥便秘,常與當(dāng)歸、生地同用,如潤腸丸。

    用量:9-30克。

    郁李仁

    《本經(jīng)》

    為薔薇科落葉灌木植物歐李的成熟種子。成熟果實除去果肉,取核去殼,曬干去皮搗碎用。

    處方用名:郁李仁。

    藥用部分;種子。

    性味:辛、苦、甘、平。

    歸經(jīng):入大腸、小腸經(jīng)。

    功能:潤腸通便、利水消腫。

    主治與應(yīng)用:

    1.本品富含油脂,有降泄下氣,潤腸通便之功,適用于大腸氣滯、腸燥便秘之證,多與火麻仁、柏子仁等同用,如五仁丸。

    2.又有利小便,退水腫之功,適用于水腫小便不利,腹?jié)M喘促及腳氣浮腫等證,常與薏苡仁、茯苓、冬瓜皮等同用,如郁李仁丸。

    用量:3-12克。

    (二)瀉下方

    大承氣湯

    《傷寒論》

    組成:大黃12克 厚樸9克 枳實9克 芒硝12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峻下熱結(jié)。

    主治:1.腸胃燥熱積滯。證見大便堅實不通,脘腹脹滿,疼痛拒按,高熱神昏,譫語,舌苔焦黃起刺,脈沉實有力。

    2.熱結(jié)旁流。證見下利清水臭穢,雖利而腹?jié)M脹痛不減,按之堅硬有塊,口干舌燥,脈滑數(shù)。

    方解:本方為瀉下之峻刺,有通便瀉熱之功。方中以大黃苦寒泄熱通便、蕩滌腸胃為主藥;輔以芒硝咸寒瀉熱,軟堅潤燥;積滯不去,由于氣滯不行,故佐以枳實、厚樸消痞除滿,行氣散結(jié),四藥合用,有峻下熱結(jié)的功效。對于腸胃燥實、郁滯不通者能承順胃氣下行,使塞者通,閉者暢,故名承氣。

    本方治癥是因?qū)崯崤c燥屎壅結(jié)于里所致。本方主證前入歸納為“痞、滿、燥、實”四字。“痞”是自覺脘有悶塞壓重感;“滿”是脘腹脹滿,按之有抵抗感;“燥”是指腸中糞便,既燥且堅按之堅硬;“實”是指腸胃有燥糞與熱邪互結(jié),而有便秘、腹痛拒按,或下利清水臭穢而腹脹滿不減。

    臨床應(yīng)用:

    1.本方主治辯證要點以“痞”、“滿”、“燥”、“實”及脈實等。

    2.本方去芒硝叫小承氣湯。主治與大承氣湯略同,但證情較輕,便雖硬,秘結(jié)尚不如大承氣湯之堅實

    3.本方去枳、樸、加甘草,叫調(diào)胃承氣湯。治陽明證,口渴便秘,腹痛拒按,大便堅結(jié)、苔黃燥、脈滑數(shù)者。

    注意事項:

    1.本方為瀉下峻劑,如氣虛陰虧,或表證未解,或胃腸無熱結(jié),均不宜用。

    2.本方作用峻猛,中病即止,過用會損耗正氣,孕婦禁用。

    麻仁丸

    《傷寒論》

    組成:麻子仁100克 杏仁50克 枳實100克 大黃100克 厚樸50克 芍藥100克

    用法:為丸,每次9克,日二次;也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病情酌定。

    功能:潤腸通便。

    主治:腸胃燥熱,大便秘結(jié)。

    方解:本方為小承氣湯加麻仁、杏仁、芍藥組成,多用于腸胃燥熱便秘。由于津液不足,腸失滑潤,兼之腸燥胃熱則大便硬結(jié)難下,致成便秘。方中麻子仁質(zhì)潤多脂,潤腸通便,為主藥;輔以杏仁降氣潤腸,芍藥養(yǎng)陰和里;佐以小承氣湯之枳實破結(jié),厚樸除滿,大黃通上;使以峰蜜為丸,意在緩下。本方瀉下藥與潤腸藥同用,煉蜜為丸,取其瀉而不峻,潤而不膩,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

    臨床應(yīng)用:

    1.本方具有潤腸通便作用,可用于治療虛人及老人腸燥便秘,習(xí)慣性便秘,痔瘡便秘等證。

    2.用治痔瘡便秘時,若痔瘡出血,可加槐花、地榆涼血止血。

    注意事項:

    本方雖為緩下之劑,但藥有急泄之品,故體虛及孕婦均不宜應(yīng)用。

更多中藥材
  • 中醫(yī)通常把這類疾病歸結(jié)為胸痹心痛,或者是心悸怔忡等等。它主要的疼痛方式,通常我們所說的心胸痹痛,通俗來講叫心絞痛,或者是悶痛、刺痛、燒灼樣疼痛,或者是刀割樣疼痛。那么以絞痛和刺痛為多見。通常誘因都是因為勞累,比如說老年人早晨起來去早市兒,一......
  • 高血壓病人除了日常規(guī)律服用降壓藥之外,早晨最不應(yīng)該做的就是這三件事兒,第一就是起床過猛,或者這個早晨起來還沒有服藥的情況下,就開始鍛煉身體,劇烈運(yùn)動。這樣,對血壓會有一個很大的影響,會使血壓迅速升高,嚴(yán)重的,會導(dǎo)致嚴(yán)重的心血管事件。因為我們......
  • 咱們首先說脾虛,脾虛它主要的癥狀是乏力、氣短,中醫(yī)講,脾主氣,脾主要運(yùn)化氣血,脾虛的時候,當(dāng)然了氣不足,氣不足就會乏力、氣短,沒有勁、胸悶。脾虛,脾胃是相等的,那脾虛的時候食欲不振,沒有胃口,不想吃飯,吃完了之后,也覺得不消化,然后,會有大......
  • 現(xiàn)在網(wǎng)上有很多這種很火的視頻,教你如何鍛煉核心肌群,我們所說的腰托,實際上并不是骨質(zhì)本身的問題。是因為核心肌群在這個豎脊肌,還有這個相關(guān)的肌群,是沒有辦法,沒有能力固定住你的這個脊柱,所以造成了脊柱,前后或者左右的移動,造成了關(guān)節(jié)的錯位,或......
  • 但是如果沒有嚴(yán)格的服藥和飲食起居這些注意的話,那么支架里邊還會發(fā)生再狹窄,一樣會導(dǎo)致再次堵塞。一般,患者自己評估自己血管堵塞的情況,一般是用癥狀來判斷的,那么典型的冠心病心絞痛,就會是以陣發(fā)性的胸悶胸痛為主,比如這個患者稍微活動一點兒,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