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原發(fā)性肝癌食療藥膳精選

    原發(fā)性肝癌是常見的癌腫之一。在亞非地區(qū),有較高的發(fā)病率。臨床表現(xiàn)為偏右上腹部呈現(xiàn)腫塊,且呈進行性腫大,肝區(qū)間歇性或持續(xù)性鈍痛、脹痛或刺痛,食后脹悶、食欲減退、消瘦乏力、黃疽、腹水、發(fā)熱、尿黃等。

    中醫(yī)辨證治療

    氣血瘀滯型

    [臨床表現(xiàn)]右脅下腫塊,脅部脹痛,惡心納減,倦怠無力,面色黧黑、消瘦、黃疸、腹水,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斑,脈弦澀。

    [食療藥膳]

    1、田七薏苡仁烏龜湯:田七10克(打碎),薏苡仁50克,烏龜1只(約350克)宰殺后去腸臟,切塊,豬瘦肉60克(切片),加水適量,燉至各料熟爛,和鹽調(diào)味食用佐膳。

    2、鯉魚牡蠣肉冬瓜湯:鯉魚1條(約500克,去腸雜、腮),冬瓜500克洗凈切小塊,牡蠣肉50克(洗凈),蔥白7莖洗凈切段加適量油鹽同煮湯食,每日1次。

    3、獼猴桃根豬瘦肉湯:鮮獼猴桃根100克,鮮半枝蓮60克,豬瘦肉100克,共入鍋內(nèi),加水同煮,煮熟后吃肉渴湯。

    4、冰拌胡蘿卜絲:胡蘿卜200克(切成細絲、加食鹽搓軟)粉絲200克(放開水中泡軟泡熟切成段)。將適量糖、醬油、麻油、蒜末調(diào)合均勻,拌入胡蘿卜絲和粉絲中,即可食用。每日1次。

    火毒內(nèi)盛型

    [臨床表現(xiàn)]發(fā)熱、口渴,脅下腫塊、黃疽加深、鼻衄、皮膚、瘀斑,大便秘結(jié)、小便短赤,舌質(zhì)紅,苔黃,脈弦數(shù)。

    [食療藥膳]

    1、薏苡仁田螺兔肉湯:薏苡仁30克,大田螺20個(清水漂浸去泥,再用沸水燙死取螺肉),兔肉200克,加清水適量文火隔水燉2小時,和鹽調(diào)味,服食佐膳。

    2、茵陳枯草田螺湯:茵陳20克,夏枯草30克,田螺30個(清水漂浸去泥,再用沸水燙死取螺肉),將茵陳、夏枯草清水濃煎2次,取藥汁300毫升,同田螺肉一起煎湯服食,每日2次。

    3、海帶冬瓜苡仁湯:海帶30克,冬瓜250克,苡仁50克,靈芝10克,冰糖30克,加水適量煮湯服食。每日1-2次。

更多中藥材
  • 第一種藥材:(綿茵陳)它具有清濕退熱作用,用于三焦的濕熱。第二種藥材:(蒼竹)這味藥材也是祛濕的良藥,它還有一定的健脾的作用,脾是運化濕氣的,脾的功能強建了,濕氣運化的多了,就不會有大量的濕氣淤積在身體,適用于濕氣比較重引發(fā)的舌苔白膩,腹痛......
  • 第一:脾氣虛癥,通常表現(xiàn)為容易腹脹,胃口下降,大便稀溏不成形,少氣懶言,面色萎黃,或者是蒼白無華,舌質(zhì)淡,胎白,中醫(yī)治療上一般以健脾補氣為主。第二:脾陽虛通常表現(xiàn)為腹部容易感到冷,吃不了涼的食物,喜歡溫?zé)?,四肢不溫,小便清長,大便稀溏,中醫(yī)......
  • 陳皮作為一種用途很廣的中藥材,它主要有理氣調(diào)中,燥濕化痰的作用,并且它歸脾肺經(jīng),在治療脾胃氣滯、食滯,咳嗽化痰上有獨特的作用,如果您是因為脾虛引起的腹脹,痰多濕重,那就可以用它,但是呢,如果你是脾胃虛比較明顯,這個時候就需要配黨參,白術(shù)這些......
  • 這位朋友其實啊就是一個很典型的裂紋舌淡有脾虛的一個現(xiàn)象,裂紋舌大家都知道,最常見的一個原因啊,就是脾虛濕盛所導(dǎo)致。脾最主要的功能就在于運化體內(nèi)的水谷精微,如果脾虛水谷精微和氣血就不能濡養(yǎng)我們的舌體,同時體虛會導(dǎo)致體內(nèi)形成濕氣,這個濕氣又上犯......
  • 在中藥當(dāng)中呢,有一個很著名的方子叫左歸丸啊,使用很普遍,被稱為加強版的六味地黃丸,它呢出自于明代的景岳全書,由熟地,山萸肉,鹿角膠,龜板膠,菟絲子等這些藥物組成,主要的功效是滋陰補腎,填精益髓啊,用于治療真陰腎水不足而出現(xiàn)的體虛發(fā)熱,自汗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