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自我按摩養(yǎng)生功

    自我按摩養(yǎng)生功

    1、揉按膻中穴

    動作:兩手重疊,內(nèi)外勞宮相對,男子左手在下,女子右手在下,手內(nèi)勞宮對準膻中穴,吸氣時,兩手由右往上向左揉按,呼氣時,兩手由左往下向右揉按,一吸一呼,為一圈,即為一次,少則八次,多則六十四次。然后換方向揉按,吸氣時,兩手由右往下向左揉按。呼氣時,兩手由左往上向右揉按,次數(shù)同上。最后,做三次壓放吸呼動作。

    心臟病加按摩內(nèi)關穴、神門穴。

    支氣管哮喘加按摩太淵、豐隆、天突、內(nèi)關、定喘、關元、足三里穴等。

    功用:胸為宗氣聚會之處,膻中穴為氣之會穴。本式能順氣寬胸,有益于心胸。定喘穴是治療哮喘的經(jīng)驗穴;天突對解除痰鳴有良好的作用,配合氣會膻中和心包經(jīng)絡穴內(nèi)關能順氣降逆,寬胸止喘;肺經(jīng)原穴太淵是治療肺疾的要穴;胃經(jīng)絡穴豐隆是祛痰濕的經(jīng)驗效穴;關元、足三里兼補脾腎,是治本之法。配合按摩內(nèi)關,心經(jīng)之輸、原穴神門,對預防與治療冠心病有良好的作用。

    2、揉按脘部

    動作:兩手重疊,與上式同。手掌按壓在中脘穴上,手指按壓在建里與下脘穴上,吸氣時,兩手由右往上向左揉按。呼氣時,兩手由左往下向右揉按。一吸一呼為一圈,即為一次,可連續(xù)做八至六十四次,然后,再按相反方向揉按,方法與次數(shù)同上。最后,做三次壓放吸呼動作,方法同上。

    根據(jù)經(jīng)驗,一手扶頭頂,手內(nèi)勞宮對準百會穴,一手扶脘部,做旋轉(zhuǎn)揉按,“隨”與“迎”揉按次數(shù)相等,對胃神經(jīng)官能癥,胃寒等病效果良好。

    胃病加按摩足三里,若肝氣犯胃加按摩太沖、陰陵泉、期門等。

    功用:中焦是溝通上焦和下焦的關鍵,本式可開中焦之氣,以使上下氣機流通。下脘穴是溝通上下之報導和開中焦氣的要穴,所以要施治此穴。中脘為胃之募穴,是治療胃病的要穴,配合按摩胃經(jīng)的此穴,又配胃之“下合穴”足三里,效果更佳。屬于肝氣犯胃加按摩肝之“原穴”太沖,膽之“會穴”陽陵泉,肝之“募穴”期門,三穴相配具有舒肝理氣的作用。

    3、揉按關元穴

    動作:兩手重疊與上式相同,手掌與手指分別按拄氣海、關元穴上,吸氣時,兩手由右往上向左揉按,呼氣時,兩手由左往下向右揉按。一吸一呼,為一圈,即為一次。少則八次,多則六十四次。然后再按相反方向揉按,方法與次數(shù)同上。最后,做三次壓放吸呼動作,方法同上。

    功用:關元為小腸經(jīng)之募穴,手足三陰與任脈之交會穴,又是全身強壯穴之一。氣海為生氣之海,清氣由此上升,為丹田呼吸之中樞,如果氣凝聚于中焦不能下降,下焦氣機雖通,其氣也不能上接,繼下脘,中脘疏通后乘其下降之際,再揉按此穴,才能使氣機通暢。氣海穴不宜按摩次數(shù)太多,防止氣脫。體虛者,經(jīng)常按摩氣海、關元、足三里穴,具有較好的作用。

    4、揉按肝區(qū)

    動作:兩手重疊,方法與上式相同。手掌按壓在肝區(qū)上,吸氣時,兩手由右往上向左揉按,呼氣時,兩手由左往下向右揉按,一吸一呼,為一圈,即為一次,少則八次,多則六十四次,然后,按相反方向揉按,方法與次數(shù)同上,最后,做三次壓放呼吸動作,方法同上。

    根據(jù)經(jīng)驗,肝炎患者,經(jīng)常按摩腕骨穴(瀉)、至陽(瀉)、肝俞(瀉)、太沖(瀉)、足三里(補)五穴,每次平揉壓放各六十四次。如胃腸消化不好加按摩中脘穴,手足發(fā)燒者加按摩內(nèi)關(補)與三陰交(補)。按摩次序由上而下進行。

    功用:肝之募穴期門,脾之募穴章門,二穴合治肝脾疾病。本式能疏肝解郁,治療肝炎、脅肋痛、消化不良、脾腫大、呃逆等癥。

    按摩小腸經(jīng)之腕骨穴及督脈之至陽穴,能清小腸之熱,兼有退黃之效。按摩肝俞與肝經(jīng)原穴太沖,可疏肝解郁。按摩胃經(jīng)之“下合穴”足三里能健脾利濕,兼利大小便,增進食欲,促進機能的恢復。

    5、揉按腎俞穴

    動作:兩手輕握拳,以拇指或食指背根關節(jié)突出部位按壓在腎俞穴上,吸氣時,兩手由內(nèi)往下向外揉按,呼氣時,兩手由外往上向內(nèi)揉按。一吸一呼,為一圈,即為一次,至少八次,多則六十四次。然后,還可以按相反方向揉按,方法與次數(shù)同上。最后,做三次壓放吸呼動作,方法同上。

    如坐骨神經(jīng)痛、胃腸虛寒癥等,在做完腎俞按摩后加搓腰動作。即:吸氣時,兩手掌從會陽穴沿膀胱經(jīng)向上搓至腎俞穴,呼氣時,兩手掌向下搓,一上一下為一次,少則八次多則三十二次。最后,兩手心對準腎俞穴,做三次壓放呼吸動作。

    功用:本式能補腎納氣,是治療腎炎等泌尿及生殖系統(tǒng)疾患的輔助功法。無病常做此式具有較好的保健作用。

    6、搓涌泉

    動作:先用左手拇、食、中指將左腳趾向上搬翹,用右手掌后側(cè)小魚際穴部位前后推搓涌泉穴,吸氣時,手向后搓,呼氣時,手向前搓,一吸一呼為一次,少則八次,多則六十四次。然后換左手搓右涌泉穴,方法及次數(shù)同左腳。本式以坐式為主。

    功用:涌泉穴為腎經(jīng)之井穴,腎水宜升,本式可使腎水上升,心腎相交,水火既濟,可降低血壓,養(yǎng)肝明目,治頭痛,頭暈等癥。

更多中藥材
  • 蜂蜜,也被稱為冬季釀造。這主要是因為蜜蜂收集和釀造的困難。宋代大詩人蘇哲在《第二韻王適元日,曹煥的第二首歌》中寫道:井底屠酥浸泡老方,冬季在床頭釀造瓊漿。蜂蜜采用百花精華,被稱為女性美容圣藥。經(jīng)常吃蜂蜜可以讓人們臉像桃花。它對婦女、年輕人,......
  • 咳嗽有兩種: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主要由上呼吸道感染或過敏性鼻炎引起,并吸入刺激性物質(zhì)。因此,急性咳嗽通常伴隨著因素的恢復而改善。與急性咳嗽相比,引起慢性咳嗽的因素很多,如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鼻涕倒流、支氣管擴張等,以及腫瘤、心臟病和......
  • 在炎熱的夏天,西瓜可以被視為最受歡迎的純天然飲料。在中醫(yī)中,它被稱為天然白虎湯,是清熱、解暑、利尿的好產(chǎn)品。然而,西瓜并不適合所有人,以下人應該受到限制:體質(zhì)弱,容易疲勞,怕冷的人。西瓜性寒,以上人群體質(zhì)虛寒,陽氣虛弱,多吃會寒上加寒。腎功......
  • 艾葉怎么吃艾葉粥驢膠20g,干蒿葉10g,紅糖1湯匙。用糯米,加藥汁,煮至完全溶解(攪拌),加入紅糖攪拌均勻。一天兩次。艾葉紅糖水。姜5片,棗5片,艾葉15克,紅糖適量,水煎。用于緩解女性痛經(jīng)。艾葉紅糖雞蛋。將15克艾葉放入冷水中,用大火燒......
  • 夏季氣候炎熱,氣溫高,人們更容易中暑或熱風。事實上,在這個時候,如果你想預防和治療這種夏季疾病,你可以嘗試用一些中藥浸泡在水中,這不僅可以消暑,而且可以達到強大的健康效果。適合夏季泡水飲用的中藥。1、薄荷。薄荷有兩種:新鮮和干燥。新鮮的最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