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圍棋與中醫(yī)

    “人生一局棋”,我把它解釋為人的生命如一局棋,這并非曲解,如從中醫(yī)角度來看,正是如此。如反過來說“局棋一人生”,當指每臨對局,對局者都應將人生積蘊的才華在紋枰上充分展現。

    圍棋是一種純粹意義上的東方文化。它沒產生于西方,就象西方沒有“經絡”學說一樣。如果把中國的大文化理念比作一根藤,那么圍棋與中醫(yī)就是這條藤上的兩個瓜。順著藤去梳理二者的脈絡,你會發(fā)現下棋就是在診療疾病,而中醫(yī)者,就是下棋。

    吳清源先生在暢導二十一世紀圍棋的時候,強調一種最根本的理念,那就是“平衡”。我們不必去評論這種觀念的“新”與“舊”。先看一看,為什么吳先生把一種古已有之的觀念稱為二十一世紀圍棋。事實上,這種暢導就是對二十一世紀圍棋出現的浮躁氛圍的一種診斷,同時也是對由高額獎金刺激出來的只爭勝負、不及其余的一種治療。而“中醫(yī)”的“中”,也正是“平衡”與“中和”觀念的最好闡釋?!饵S帝內經》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而擺在醫(yī)與棋面前的也將是一個共同的課題——那就是為中醫(yī)者,很多是名中實西。中醫(yī)的養(yǎng)生以及純粹中醫(yī)的診斷方式,慢慢變?yōu)槿鮿?,隨之而來的是專方專病。中藥西用而辯證論治的彈性思維正悄然板結。于是醫(yī)者就變成拿藥的“二傳手”。中醫(yī)由于東方深層文化內蘊的弱勢變得遺憾,不幸的是同一條主干的萎縮,隨之而來的是圍棋的日益勢利與急功。事實上變成——寧肯花上百余元治療輕微的感冒而扔掉廉價的養(yǎng)生法和價值幾角錢的麻黃,而為棋者少有了如吳清源、李昌鎬式的“不動心”,多的是“快力”、“大力士”、“殺星”之類的稱謂。

    提起中國傳統文化似乎都離不開一個“中”字,什么“中正”、“中和”、“中庸”、“適中”??桌戏蜃舆@樣解釋自己的“中庸”之道——“隨心所欲而不逾矩”,而圍棋第一品“入神”追求的正是這種境界。那么這種境界與“中”的觀念有什么淵源?淵源就在于他們都統一在個人的修為之上?!饵S帝內經》說“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愿?!痹凇镀褰洝吩啤吧裼尉謨龋疃豢芍?,故是入神,不勞神思,而萬意灼然在目,故日坐照?!贝硕咄瑲w的狀態(tài),描述確讓人深不可解。在這種向錢看的社會里,人能做到清心嗎?有道是“樂道”須先“安貧”,“安貧”者都有未必都能“得道”,“得道”也不是為了“得貧”,“貧”只是內在生命厲煉的過渡,只有如此才可使求道者“動心忍性”。

    我思考過一個這樣的問題,假如一個人曉養(yǎng)生之道,永遠不得病,是否就會與天地共壽,永生不死呢?這是一個醫(yī)學問題,同時也是一個哲學問題,其涵義就是有沒有這樣一種人,永遠正確,而永遠生存?就好象一個人永遠不下錯棋,那么他就永遠是贏家呢?不管問題是否成立都會悲哀的看到永遠的對,竟然是一個致命的錯!何出此言?原來絕對化就是哲學上的形而上學,就是醫(yī)學上的孤陰不生孤陽不長。在造極的時候,也是在造反,所謂物極必反,就好象地球不能為了造更高的珠穆朗瑪峰而把所有的土石都堆到一座山上,到那時,從月球看地球就根本沒有珠峰,整個地球就是一個又細又長的藍色土塊。試想這樣一個東西如何生存在一個“球形宇宙”之內呢?于是他們的瓦解消亡便在他的內部開始了,這是一個簡單的道理,可卻容易使我們透解很深的內蘊,一者會使我們產生這樣的想法,那就是直線式的求勝、“造極”是不是荒謬的舉動?而另一方面,我們卻證實著“否定之否定”、“歷史螺旋式上升”的道理。吳清源的“平衡”觀念與歷史觀點相似,而這可不是“循環(huán)論”式的,而是對當今棋壇“拼殺之風”極致的一種否定,是圍棋生命的一種深切內省。名與利作為一種終極目標,那是圍棋的短視。如果給一個人極多的財富,他的趣味究竟有多大呢?這種反向思考,又把我們引到棋者“修養(yǎng)”問題上了。“修與養(yǎng)”都是中醫(yī)的養(yǎng)生觀點。而養(yǎng)生無論什么技法,最終歸根到底“松”而“靜”,“靜”而“自然”之上。那么,一個人思想與身體松透之后,豈不喪失了攻擊力?入靜之后,還有勝負感了嗎?從字面上理解雖然是這樣,其實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養(yǎng)生”究到根本,就是“調節(jié)”,是為了把有限的生命狀態(tài)發(fā)揮到最大效率?!八伞笔菫榱恕安凰伞保办o”是為了“不靜”。棋子不整形,只攻不守,那早晚要潰不成軍,生存狀態(tài)不調整,只求外在的物欲,那反而傷了內在的真元。守是為了攻,沉靜是為了發(fā)揮生命的更大優(yōu)勢,以至于合自然之道。

    中醫(yī)界古來有“用藥如用兵”之說,而圍棋作為“戰(zhàn)斗沙盤”被人們所共識,棋理通兵法,診療之術亦通兵法。中醫(yī)古訓“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而棋理說“急所重于大場”。二者都圍繞輕、重、緩、急作文章。棋者,對手就是“病”;醫(yī)者,疾病就是對手。治療疾病要“以正合其勢,以權制其尤”。我們不能總是依賴奇招、怪招、奇藥、妙藥,“正”是順應疾病的發(fā)展規(guī)律,不能總期望一招一式便將病療好。當認清疾病發(fā)展態(tài)勢之后,便可“以權治尤”。如醫(yī)學上的“提壺揭蓋”之法。從攻與守的角度來說,中醫(yī)更是充分發(fā)揮了棋理,如“補益中洲”之法,就是以守為攻。“通因通用”就是以攻為守。診療疾病是生命攸關的大事,所以為醫(yī)者亦應如棋者,“宜用意深而存慮精,以求其勝負之由,則至其所未至矣?!薄皳糇髣t視右,攻后則瞻前”、而“攻邪不可傷正”、“補益不可過早”理出一轍。棋家云:“高者在腹,中者在邊,下者在角”。那么,高者何以在腹?其實這是指代棋者的大局觀念,從全局上把握勝機,這和醫(yī)家四時五臟陰陽整體觀念是一樣的,為醫(yī)者不能做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庸醫(yī),要辯明五臟的陰陽、寒熱、虛實等等因素,綜合治理。而其“下者則守隅趨作卦,以自生于小地?!比绱说念惐?,不必枚舉。

    當然,這是我以一個醫(yī)者與圍棋愛好者的身份進行的雜談,醫(yī)者不必精于棋,但曉棋理可破醫(yī)之謎障。棋者不必精中醫(yī),然曉醫(yī)理,可增個人修為,使棋者早從匠氣中超撥出來。醫(yī)也好,棋也好,都是指向我們民族文化的如何重新理解和加深認識的問題上。傳統的圍棋精髓并沒丟,有吳清源、李昌鎬為證,傳統的中醫(yī)理念也沒丟,只不過求醫(yī)問道者路漫漫,其修遠,我輩當上下以求索。

更多中藥材
  • 我們的中藥材中,不僅僅是只有一些塊莖,或是一些葉片才可以入藥的,植物的每一個部分都有自己的一些獨特的價值,比如說我們很多的中藥還會使用植物的種子來治療一些病癥,例如葶藶子;葶藶子,它就是一類種子作為藥材的典型,那么,葶藶子別名到底叫什么呢?......
  • 白前是雙子葉植物藥,我們在服用這種中藥期間建議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盡量要保持大便通暢,通過掌握白前的注意事項可以有效的提高藥物的價值,那么孕婦吃了白前會有哪些不良影響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關于中藥白前孕婦可以吃嗎......
  • 大家都知道海帶,也知道海帶含碘量非常豐富,可以預防甲狀腺腫病,就是我們所說的大脖子病,是一種對身體非常有用的食品,那大家知道昆布是什么嗎?它和海帶外觀極為相似,也是很好的碘性食品,但是又有很多不同,所以今天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昆布和海帶的營養(yǎng)價......
  • 昆布是含碘最高的食品,還含有一種貴重營養(yǎng)藥品——甘露醇。昆布歷的碘和甘露醇,多附在它的表層,尤其是甘露醇,呈白色粉狀附在昆布的表面。昆布甘露醇對治療急性腎功能衰退、腦水腫、乙性腦炎、急性青光眼均有療效,所以昆布除了日常食用之外,還有醫(yī)學上也......
  • 糖尿病人可以吃昆布嗎?海帶又名昆布,被譽為長壽菜。昆布營養(yǎng)豐富,對人體有多重的保健作用,尤其含有豐富的碘,那么,糖尿病人可以吃昆布嗎?一、昆布的營養(yǎng)價值昆布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較少的蛋白質和脂肪。昆布與菠菜、油菜相比,除含維生素C外,其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