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戊己丸

    《中國藥典》:戊己丸處方

    黃連300g 吳茱萸(制)50g 白芍(炒)300g

    性狀

    為棕黃色的水丸;味苦,稍有麻辣感。

    炮制

    上三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

    瀉肝火,和脾胃。用于肝胃不和,口苦嘈雜,嘔吐吞酸,腹痛瀉痢。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6g,一日2次。

    貯藏

    密封,防潮。

    摘錄《中國藥典》近代·《中藥制劑手冊》,本方又名“白鳳丸”:烏雞丸組成

    凈烏雞640克,地黃250克,當歸144克,人參、鹿角膠、白芍、香附、山藥、丹參各128克,鱉甲、天門冬、川芎、芡實各64克,桑螵蛸、煅牡蠣、鹿角霜各48克,黃芪、甘草各32克,銀柴胡20克。

    用法

    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

    功效

    益氣養(yǎng)血,調經止帶。

    主治

    婦女體虛,癥見月經不調,經行腹痛,崩漏帶下,腰腿酸痛,身體消瘦,舌淡苔薄,脈細弱。

    臨床應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崩漏、月經失調、更年期綜合征、慢性前列腺炎、抗腫瘤化療后白細胞減少、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精液不液化癥等病癥。

    1.崩漏(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本方治療60例,療程15日。療效評價以漏下癥狀消失為治愈,漏下癥狀明顯改善為好轉。結果:治愈33例,好轉19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86.7%(《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2004年第1期)

    2.圍絕經期綜合征:本方治療120例,療程3個月。結果:120例患者,以潮熱出汗、煩躁易怒癥狀改善最為顯著,Kupperman評分(比較服藥后臨床癥狀的改善情況,包括潮熱出汗、煩躁易怒、失眠、抑郁、性交困難、感覺異常、關節(jié)肌肉酸痛、泌尿道癥狀、眩暈、乏力、頭痛、心悸)明顯下降。(《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06年第7期)

    3.慢性前列腺炎:本方治療100例,療程3個月。以自覺癥狀好轉,小便通利無余瀝,肛門指診前列腺局部無壓痛,質硬變軟,體積變小,前列腺液檢驗卵磷脂小體增多,分布均勻,白細胞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硫黃5錢,蕪荑仁(炒)5錢,黃連5錢,輕粉1錢,巴豆5粒(去油)。制法上為末,醋糊為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疳積疳勞,肚大虛腫。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煎姜蘇湯溫服。注意忌食生冷。摘錄《普濟方》卷三八○引《傅氏活嬰方》......
  • 處方參葉5錢,金櫻子(去核)1兩,山楂肉2兩,麥芽1兩,建蓮4兩,五谷蟲2兩,茯苓1兩,芡實1兩,薄橘紅1兩,白術2兩,使君子5錢,肥知母1兩,雞內金1兩,砂仁5錢,青皮1兩,地骨皮1兩(炙)。制法上為細末,蓮子粉為丸,如彈子大。功能主治肥......
  • 《不居集》上集卷十九:保精湯處方芡實1兩,山藥1兩,蓮肉5錢,茯神5錢,棗仁2錢,人參1錢。功能主治夢遺精滑。用法用量《吳山散記》:水煎服。先將藥湯飲之,后加白糖五錢拌勻,連滓同服。摘錄《不居集》上集卷十九《古今醫(yī)鑒》卷八:保精湯處方當歸(......
  • 處方薊茅根60g,雞內金6g,女貞子12g,旱蓮草12g,柏子仁12g,生地15g,冬瓜皮9g,陳葫蘆9g,車前子9g。功能主治養(yǎng)肝滋陰,利水消腫。主肝硬化腹水。摘錄《老中醫(yī)臨床經驗選編》......
  • 處方當歸1錢,川芎1錢,枸杞1錢,蒼術(米泔制)1錢,白術(去蘆)1錢,密蒙花1錢,羌活1錢,天麻1錢,薄荷1錢,柴胡1錢,藁本1錢,石膏1錢,木賊1錢,連翹1錢,細辛1錢,桔梗1錢,防風1錢,荊芥1錢,梔子5分,白芷5分,甘草1錢。制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