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骨髓穿刺檢查

    骨髓穿刺(骨穿)是抽取少量骨髓進行檢查。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骨骼松質(zhì)網(wǎng)眼內(nèi),分紅骨髓和黃骨髓兩種。紅骨髓有造血功能,黃骨髓有大量脂肪組織。隨年齡增長,髓腔內(nèi)的紅骨髓逐漸被黃骨髓代替。紅骨髓保留于椎管、胸骨、肋骨、鎖骨、肩胛骨、髂骨、顱骨及股骨和肱骨上端的松質(zhì)內(nèi),是人體的主要造血器官,血細胞的質(zhì)和量的異常是血液病的重要病理變化。

    臨床上常用的穿刺部位是髂骨和胸骨。此處無臟器和血管神經(jīng),是安全部位。骨穿時病人應(yīng)注意什么?首先病人精神不要過于緊張,因骨質(zhì)本身無神經(jīng),所以穿刺時不痛;但精神過度緊張,可發(fā)生虛脫。醫(yī)生操作時病人絕對不能動,以免斷針。穿刺后病人應(yīng)休息20~30分鐘,對穿刺的針眼應(yīng)注意保護,局部外敷的消毒紗布避免過早脫落,穿刺當日不洗澡,不要用手去觸摸針眼處??傊?,骨穿也是簡單的操作,對病人無大痛苦,對體內(nèi)臟器或組織無損傷,在骨骼的疏松部位取一點骨髓液,對人是沒有傷害的,況且還是某些疾病診斷的重要檢查方法。所以,一旦需要做此項檢查,病人應(yīng)積極配合。

更多中藥材
  • 三黃,即黃芩、黃連、黃柏,是中醫(yī)臨床常用的清熱解毒燥濕藥。三者均有苦寒之味,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三者常相互配合,以提高清熱解毒的力度,因此被稱為三黃,因為它們都姓黃,但經(jīng)過仔細研究,還是有一些區(qū)別的。黃芩是唇形科植物黃芩的根。中醫(yī)......
  • 枸杞應(yīng)干燥、通風,避免高溫,防蛀。不要吃太多的滋補品,枸杞也不例外。一般來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古枸杞比較合適;如果想到治療效果,最好每天吃30克左右。過黃過度熏制可使枸杞明亮,外觀鮮紅,但對人體有害,購買時應(yīng)注意不要簡單地注意......
  • 山藥多用于解渴(糖尿病)和虛勞咳嗽。炒后食用可治療脾胃不足和腎氣不足。但有濕熱實邪者(如大便粘滯不爽、小便短赤不利、舌苔黃膩等)不宜多服;山藥有收澀作用,大便干結(jié)者不宜食用;山藥淀粉酶不耐高熱,不宜長時間煎炸;不要一起吃山藥和甘遂,也不要和......
  •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臨床上多采用西藥治療。雖然降壓效果快,但都有一定的不良反應(yīng)。對于高血壓患者,試著按摩穴位來幫助降壓。以下是三個降壓效果好的穴位。百會穴百會穴具有平肝潛陽、鎮(zhèn)肝熄風的功效。現(xiàn)代研究表明,按摩百會穴可以調(diào)節(jié)微血管的收......
  • 一.野菊花是深黃色的管狀花,質(zhì)輕,氣香,性苦寒。入心去心火,防血壓高,增加心臟負擔,傷心,消除心煩。心在舌頭上開悟,心火一下降,也能去除口干舌燥。所有的痛癢都屬于心臟,故野菊花還可以去除癤癰、喉嚨痛、止癢等。入肝去肝火,防肝陽上亢引起頭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