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食蟹的禁忌

    蟹,自古就有“四味”之說?!按笸热狻?,肉質絲短纖細,味同干貝;“小腿肉”,絲長細嫩,美如銀魚;“蟹身肉”,潔白晶瑩,勝似白魚;“蟹黃”,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的蛋白質、脂肪、磷脂、維生素等營養(yǎng)素,營養(yǎng)豐富。

    螃蟹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它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強筋健骨的功效,民間常用于治療跌打損傷、活血化瘀、筋骨破碎等疾病。但是,有些人食用螃蟹后會發(fā)生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癥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不注意衛(wèi)生而引起食物中毒。因此,吃蟹時應當注意下列“七個不宜”:

    一、不宜食用生蟹:螃蟹一般以動物尸體或腐殖質為食,因而蟹的體表、鰓及胃腸道中布滿了各類細菌和污泥。螃蟹往往帶有肺吸蟲的囊拗和副溶血性弧菌,如不高溫消毒,肺吸蟲進入人體后可造成肺臟損傷。如果副溶血性弧菌大量侵入人體會發(fā)生感染性中毒,表現(xiàn)出腸道發(fā)炎、水腫及充血等癥狀。因此,食蟹要蒸熟煮透,一般開鍋后再加熱30分鐘以上才能起到消毒作用。

    二、不宜食用存放過久的熟蟹:存放的熟蟹極易被細菌侵入而污染,因此,螃蟹宜現(xiàn)燒現(xiàn)吃,不要存放。萬一吃不完,剩下的一定要保存在干凈、陰涼通風的地方,吃時必須回鍋再煮熟蒸透。

    三、不宜亂嚼一氣:吃蟹時應當注意四清除。一要清除蟹胃。蟹胃俗稱蟹尿包,在背殼前緣中央似三角形的骨質小包,內有污沙;二要消除蟹腸,即由蟹胃通到蟹臍的一條黑線;三要清除蟹心,蟹心俗稱六角板;四要清除蟹腮,即長在蟹腹部如眉毛狀的兩排軟綿綿的東西,俗稱蟹眉毛。這些部位既臟又無食用價值,切勿亂嚼一氣,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四、不宜食之太多,即便嘴饞也要忍著:因為蟹肉性寒,不宜多食。脾胃虛寒者尤應引起注意,以免腹痛腹瀉。因食蟹而引起的腹痛腹瀉,可用性溫的中藥紫蘇15克,配生姜5~6片,加水煎服。

    五、不宜與茶水同食:吃蟹時和吃蟹后1小時內忌飲茶水。因為開水會沖淡胃酸,茶會使蟹的某些成分凝固,均不利于消化吸收,還可能引起腹痛、腹瀉。

    六、不宜與柿同食:蟹肥正是柿熟時,應當注意忌蟹與柿子混吃。因為柿子中的鞣酸等成分會使蟹肉蛋白凝固,凝固物質長時間留在腸道內會發(fā)酵腐敗,引起嘔吐、腹痛、腹瀉等反應。

    螃蟹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yǎng)也十分豐富,蛋白質的含量比豬肉、魚肉都要高出幾倍,核黃素、鈣、磷、鐵和維生素A的含量也較高。不過,鮮美的螃蟹并非人人皆宜。因為螃蟹性寒,并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較高膽固醇,對于以下患有某些疾病的人應禁食或少食。

    1.患有傷風、發(fā)熱、胃痛以及腹瀉的病人吃蟹會使病情加劇。

    2.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膽囊炎、膽結石癥、肝炎活動期的人,最好不吃蟹,以免使病情加重。

    3.蟹黃中膽固醇含量高,患有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血脂的人應少吃或不吃蟹黃,否則會加重病情。

    4.體質過敏的人,吃蟹后容易引起惡心、嘔吐,起風疹塊。

    5.脾胃虛寒的人,應少吃或不吃螃蟹,因為食后容易引起腹痛和腹瀉。如果出現(xiàn)這種情況,可用紫蘇15克,生姜5片煎服,以止痛、止瀉。

更多中藥材
  • 魏文浩 魏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縣中醫(yī)醫(yī)院辨證論治是中醫(yī)認識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同病異治是辨證論治中一個重要而具體的方面。臨床上常見同一種病,由于病機不同,所表現(xiàn)的證也不同,治法也各異。試舉例說明。案1王某,男,47歲。1988年4月5日初......
  • 王兵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神農本草經》首言麻黃“破癥堅積聚”,其后諸家本草對此功效少有提及,并且高等中醫(yī)院校五版教材《中藥學》在附錄《本經》麻黃條文時唯獨刪除了這一句。蓋因其功效特殊,且臨床應用又有辛溫耗氣,峻汗傷陰之弊,故而提及較少。直至明代......
  • 胡本先 陜西嵐皋縣中醫(yī)醫(yī)院朱某某,男,39歲,發(fā)現(xiàn)蛋白尿一年,在當?shù)蒯t(yī)院治療效果不佳?,F(xiàn)尿蛋白3+,血壓150/90mmHg,主訴腰膝酸軟,舌淡紫,苔白,脈弦。辨證屬脾腎兩虛,瘀血阻滯。治法:健脾益腎,活血祛瘀。處方:生黃芪40克,黨參20......
  • 痔瘡的形成多因飲食不節(jié),好食肥甘厚膩或煎炒燥熱之物,以致胃腸燥熱,傷津耗液,燥屎內結,長期積聚大腸;或因嗜酒成癮,濕熱下注,蘊聚肛門,致使經脈壅阻,筋脈馳縱,從而形成痔瘡,反復發(fā)作?;颊叨啾孀C為實證、熱證。刺絡放血療法就是針對實證、熱證患者......
  • 雷鳴 湖南省常德市第二中醫(yī)院患者邵某,男,63歲,農民。2009年3月21日上午在田間勞作時突發(fā)呆滯不語,約十分鐘后又似乎清醒,而回家休息,時而煩躁,時而抑郁,漸至神志欠清,先后前往多家中西醫(yī)院住院治療,診為“重癥病毒性腦炎”,予抗病毒、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