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腫瘤已經(jīng)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一大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近年來各國對抗腫瘤藥物的研究都給予極大的關注,從中藥本身而言,如何提高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減少痛苦是我們現(xiàn)階段的一大研究出發(fā)點。隨著分子生物學和分子藥理學對腫瘤本質(zhì)和作用機制方面的闡述,抗癌藥物研究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下面綜述近些年的中藥抗癌研究的熱點。
新的抗腫瘤植物藥與作用靶點
近年來出現(xiàn)的類似羥基喜樹堿的抗癌新藥,是從植物喜樹中提取的一種生物堿。它的作用位點是DNA拓撲異構(gòu)酶I。喜樹堿類能特異性地抑制DNA拓撲異構(gòu)酶I的活性,從而干擾DNA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使DNA單鏈及雙鏈斷裂,產(chǎn)生積聚,以致癌細胞停止分裂而死亡。喜樹堿類屬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抗癌譜廣,對大腸癌、卵巢癌、肺癌等都有較好的療效。
紫杉醇是20世紀90年代出現(xiàn)的抗癌新藥之一,是從短葉紫杉或我國的紅豆杉的樹皮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它能夠促進微管聚合,同時抑制微管解聚,從而使紡錘體失去正常功能,細胞有絲分裂停止。臨床上對卵巢癌和乳腺癌有獨特的療效。
防治化療藥物的不良反應
手術、放療、化療是臨床上治療腫瘤的三大有效手段。化療對患者體內(nèi)的癌細胞有很強的殺傷作用,可以提高療效,改善預后。但是也有很強的不良反應,其中最常見的是骨髓抑制,這一不良反應往往使化療的療程和劑量受到限制,導致化療的失敗。中藥不論在緩解藥物的不良反應和增加藥物的療效方面都有明顯的作用。其中能升高外周血中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的藥物就有幾十種。如黨參、女貞子、雞血藤單味藥均有升高白細胞的作用,人參能防止多種原因引起的白細胞下降,增強機體免疫力;阿膠對增加血液中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量有一定作用;黃芪既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又可促進機體代謝,通過細胞內(nèi)cAMP及cGMP的調(diào)整作用而使細胞生長旺盛,壽命延長。
幾乎所有的化療藥物都有消化道反應,輕者出現(xiàn)食欲減退、惡心、脘腹脹痛,重者劇烈嘔吐、難以進食、脘痛腹瀉,甚至出現(xiàn)血性腹瀉。中醫(yī)理論認為,脾胃主受納運化,乃人體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在化療的同時,必須注意保護胃氣、調(diào)理中焦,使胃氣盛、氣血旺,臨床常用六君子湯、人參健脾湯、麥冬湯等;嘔吐嚴重則用橘皮竹茹湯、小半夏湯等。選用藥物主要是健脾益腎、和胃止嘔的中藥,如黨參、白術、陳皮、半夏、獲菩、枸杞子、補骨脂、女貞子、黃連、蘇梗、竹茹、蘆根、炙甘草等。
化療藥物還會嚴重損傷機體免疫功能,而扶正祛邪的中藥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和提高機體對化療藥物不良反應的耐受能力。有人采用扶正沖劑(黨參、白術、枸杞子、女貞子、菟絲子、補骨脂)對60例胃癌術后患者進行治療觀察,治療組病人在應用扶正沖劑治療過程中,隨著癥狀減輕好轉(zhuǎn),血清CEA值隨之下降。這說明臨床應用扶正沖劑對晚期胃癌患者有增強人體免疫功能作用。另外中藥還可以緩解化療藥物的腎毒性和預防脫發(fā)等。
誘導腫瘤細胞凋亡
促使腫瘤細胞自殺死亡(即凋亡)是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中醫(yī)藥直接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的研究報道不多。王福安等發(fā)現(xiàn)天花粉毒蛋白與胃癌單抗的交聯(lián)物可致胃癌實體瘤細胞凋亡,此作用與ras基因表達狀態(tài)有關聯(lián),如果ras高表達,則藥物不起此作用,因此能特異性地誘導細胞凋亡。筆者認為,中醫(yī)藥治腫瘤的分子機制很可能是兩種:(1)特異地誘導腫瘤細胞凋亡而對正常細胞不影響,(2)提高機體自身抗衡能力,如免疫機能,再由機體自身殺死腫瘤細胞或誘導其凋亡。淋巴因子有誘導凋亡作用已有報道。
逆轉(zhuǎn)腫瘤細胞的多藥耐藥
腫瘤化療過程中,耐藥性的產(chǎn)生常導致治療失敗。研究耐藥逆轉(zhuǎn)劑是人們十分關注的命題。利用鈣拮抗劑減少P一糖蛋白的表達,能增強化療藥的作用,但不良反應較大。近來報道番荔枝中活性成分Bullatacin,Atemoyacin—B能克服多藥耐藥性,中藥成分川芎嗪、漢防己成分有明顯的抗耐藥作用。部分補益和活血化淤中藥雖然對腫瘤細胞沒有直接的抑制殺傷作用,但是一旦與某些化療藥聯(lián)合應用就可以明顯提高這些化療藥的殺傷性。體外放射殺傷研究也證實中藥可以促進放射線對腫瘤細胞的殺傷作用。這些研究結(jié)果進一步鼓勵了補益中藥的臨床使用,并對活血中藥治療惡性腫瘤進行了廣泛的臨床和實驗研究。中醫(yī)藥治療惡性腫瘤的側(cè)重點由增效減毒變?yōu)樵雒魷p毒,并明確提出了中藥增敏劑的概念,形成中醫(yī)藥配合放療、化療治療惡性腫瘤的兩大主流。
中藥的抗腫瘤作用越來越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它的新進展很多,而且作用機制還有很多有待于去發(fā)現(xiàn)、探索。中藥對抗化療藥物不良反應的臨床應用和實驗研究都取得了較大進展,對于提高腫瘤患者的治療成功率及改善腫瘤病人的生存質(zhì)量、延長生命方面都有顯著療效。新型的植物類抗腫瘤藥對腫瘤作用機制的深入和特異性的增強能提高抗腫瘤的作用。另外,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及對特定化療方案起增效作用的中草藥,以期達到在劑量減少的情況下仍能取得預期療效的目的,從而使化療的不良反應進一步減輕??傊?,如何利用中醫(yī)藥的優(yōu)勢,適應新的形勢需要,創(chuàng)制療效更好、針對性更強的新的中藥制劑,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個新的課題。(中國現(xiàn)代中藥)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腫瘤已經(jīng)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一大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近年來各國對抗腫瘤藥物的研究都給予極大的關注,從中藥本身而言,如何提高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減少痛苦是我們現(xiàn)階段的一大研究出發(fā)點。隨著分子生物學和分子藥理學對腫瘤本質(zhì)和作用機制方面的闡述,抗癌藥物研究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下面綜述近些年的中藥抗癌研究的熱點。
新的抗腫瘤植物藥與作用靶點
近年來出現(xiàn)的類似羥基喜樹堿的抗癌新藥,是從植物喜樹中提取的一種生物堿。它的作用位點是DNA拓撲異構(gòu)酶I。喜樹堿類能特異性地抑制DNA拓撲異構(gòu)酶I的活性,從而干擾DNA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使DNA單鏈及雙鏈斷裂,產(chǎn)生積聚,以致癌細胞停止分裂而死亡。喜樹堿類屬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抗癌譜廣,對大腸癌、卵巢癌、肺癌等都有較好的療效。
紫杉醇是20世紀90年代出現(xiàn)的抗癌新藥之一,是從短葉紫杉或我國的紅豆杉的樹皮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它能夠促進微管聚合,同時抑制微管解聚,從而使紡錘體失去正常功能,細胞有絲分裂停止。臨床上對卵巢癌和乳腺癌有獨特的療效。
防治化療藥物的不良反應
手術、放療、化療是臨床上治療腫瘤的三大有效手段。化療對患者體內(nèi)的癌細胞有很強的殺傷作用,可以提高療效,改善預后。但是也有很強的不良反應,其中最常見的是骨髓抑制,這一不良反應往往使化療的療程和劑量受到限制,導致化療的失敗。中藥不論在緩解藥物的不良反應和增加藥物的療效方面都有明顯的作用。其中能升高外周血中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的藥物就有幾十種。如黨參、女貞子、雞血藤單味藥均有升高白細胞的作用,人參能防止多種原因引起的白細胞下降,增強機體免疫力;阿膠對增加血液中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量有一定作用;黃芪既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又可促進機體代謝,通過細胞內(nèi)cAMP及cGMP的調(diào)整作用而使細胞生長旺盛,壽命延長。
幾乎所有的化療藥物都有消化道反應,輕者出現(xiàn)食欲減退、惡心、脘腹脹痛,重者劇烈嘔吐、難以進食、脘痛腹瀉,甚至出現(xiàn)血性腹瀉。中醫(yī)理論認為,脾胃主受納運化,乃人體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在化療的同時,必須注意保護胃氣、調(diào)理中焦,使胃氣盛、氣血旺,臨床常用六君子湯、人參健脾湯、麥冬湯等;嘔吐嚴重則用橘皮竹茹湯、小半夏湯等。選用藥物主要是健脾益腎、和胃止嘔的中藥,如黨參、白術、陳皮、半夏、獲菩、枸杞子、補骨脂、女貞子、黃連、蘇梗、竹茹、蘆根、炙甘草等。
化療藥物還會嚴重損傷機體免疫功能,而扶正祛邪的中藥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和提高機體對化療藥物不良反應的耐受能力。有人采用扶正沖劑(黨參、白術、枸杞子、女貞子、菟絲子、補骨脂)對60例胃癌術后患者進行治療觀察,治療組病人在應用扶正沖劑治療過程中,隨著癥狀減輕好轉(zhuǎn),血清CEA值隨之下降。這說明臨床應用扶正沖劑對晚期胃癌患者有增強人體免疫功能作用。另外中藥還可以緩解化療藥物的腎毒性和預防脫發(fā)等。
誘導腫瘤細胞凋亡
促使腫瘤細胞自殺死亡(即凋亡)是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中醫(yī)藥直接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的研究報道不多。王福安等發(fā)現(xiàn)天花粉毒蛋白與胃癌單抗的交聯(lián)物可致胃癌實體瘤細胞凋亡,此作用與ras基因表達狀態(tài)有關聯(lián),如果ras高表達,則藥物不起此作用,因此能特異性地誘導細胞凋亡。筆者認為,中醫(yī)藥治腫瘤的分子機制很可能是兩種:(1)特異地誘導腫瘤細胞凋亡而對正常細胞不影響,(2)提高機體自身抗衡能力,如免疫機能,再由機體自身殺死腫瘤細胞或誘導其凋亡。淋巴因子有誘導凋亡作用已有報道。
逆轉(zhuǎn)腫瘤細胞的多藥耐藥
腫瘤化療過程中,耐藥性的產(chǎn)生常導致治療失敗。研究耐藥逆轉(zhuǎn)劑是人們十分關注的命題。利用鈣拮抗劑減少P一糖蛋白的表達,能增強化療藥的作用,但不良反應較大。近來報道番荔枝中活性成分Bullatacin,Atemoyacin—B能克服多藥耐藥性,中藥成分川芎嗪、漢防己成分有明顯的抗耐藥作用。部分補益和活血化淤中藥雖然對腫瘤細胞沒有直接的抑制殺傷作用,但是一旦與某些化療藥聯(lián)合應用就可以明顯提高這些化療藥的殺傷性。體外放射殺傷研究也證實中藥可以促進放射線對腫瘤細胞的殺傷作用。這些研究結(jié)果進一步鼓勵了補益中藥的臨床使用,并對活血中藥治療惡性腫瘤進行了廣泛的臨床和實驗研究。中醫(yī)藥治療惡性腫瘤的側(cè)重點由增效減毒變?yōu)樵雒魷p毒,并明確提出了中藥增敏劑的概念,形成中醫(yī)藥配合放療、化療治療惡性腫瘤的兩大主流。
中藥的抗腫瘤作用越來越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它的新進展很多,而且作用機制還有很多有待于去發(fā)現(xiàn)、探索。中藥對抗化療藥物不良反應的臨床應用和實驗研究都取得了較大進展,對于提高腫瘤患者的治療成功率及改善腫瘤病人的生存質(zhì)量、延長生命方面都有顯著療效。新型的植物類抗腫瘤藥對腫瘤作用機制的深入和特異性的增強能提高抗腫瘤的作用。另外,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及對特定化療方案起增效作用的中草藥,以期達到在劑量減少的情況下仍能取得預期療效的目的,從而使化療的不良反應進一步減輕??傊?,如何利用中醫(yī)藥的優(yōu)勢,適應新的形勢需要,創(chuàng)制療效更好、針對性更強的新的中藥制劑,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個新的課題。(中國現(xiàn)代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