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陽痿治療五個中藥偏方

    中藥處方

    【辨證】肝氣郁結(jié)。

    【治法】解郁通陽。

    【方名】宣志湯。

    【組成】茯苓15克,菖蒲3克,甘草3克,白術(shù)9克,生棗15克,遠(yuǎn)志3克,柴胡3克,當(dāng)歸9克,人參3克,山藥15克,巴戟天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辯證錄》卷九。

    中藥處方

    【辨證】肝膽濕熱下注。

    【治法】清利肝膽濕熱。

    【方名】龍膽瀉肝湯。

    【組成】龍膽草4.5克,炒黃芩8克,梔子9克,當(dāng)歸9克,生地黃9克,澤瀉6克,木通6克,車前子6克,柴胡3克,生甘草3克。

    【用法】上為粗末,水煎空腹服。

    【出處】《醫(yī)方集解》。

    中藥處方

    【辨證】腎虛驚怯,心包虛寒,陽事不舉。

    【治法】溫心包,舉陽痿。

    【方名】救相湯。

    【組成】人參30克,巴戟天30克,肉桂9克,炒棗仁15克,遠(yuǎn)志6克,茯神3克,高良姜3克,附子3克,柏子仁6克,黃芪15克,當(dāng)歸9克,菟絲子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辨證錄》卷九。

    中藥處方

    【辨證】腎陰虛損。

    【治法】滋陰潤燥,清熱填精。

    【方名】天一湯。

    【組成】地骨皮15克,玄參15克,芡實15克,山藥9克,牛膝9克,丹皮9克,熟地30克,肉桂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男女科5000金方》。

    中藥處方

    【辨證】陰陽兩虛,心氣不足。

    【治法】養(yǎng)心安腎,起陰壯陽。

    【方名】起陰湯。

    【組成】人參15克,白術(shù)30克,巴戟天30克,黃芪15克,北五味子3克,熟地30克,肉桂3克,遠(yuǎn)志3克,柏子仁3克,山萸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辯證錄》卷九。

更多中藥材
  • 總有一些人既有神疲乏力,氣短,愛感冒的臨床表現(xiàn),又有頭暈耳鳴,脫發(fā),失眠多夢,女性可見月經(jīng)量少這樣的血虛之象。這種臨床表現(xiàn)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氣血不足了,那怎么來治療呢?那么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講一講。氣血兩虛的治療其實就是我們這兒提到的氣血雙......
  • 痰濕體質(zhì)發(fā)生多是由于各種原因而導(dǎo)致的臟腑功能失調(diào),這種臟腑多則之于我們常說的肺,脾,腎和三焦了。這種情況下所見的臨床表現(xiàn)多見于神疲、乏力、體重、頭重如裹、舌體胖大,苔白厚膩。那么下面我就要給大家講一講常見的幾種痰濕體質(zhì)的問題了。那么哪幾種呢......
  • 在臨床上經(jīng)常能見到這樣的患者來描述自己,可怕冷了,同時大便還不成形,稍微吃點涼東西就出現(xiàn)了腹瀉之癥。這種情況下,這個患者還會告訴你,他可累了。你再仔細(xì)看看,患者面色無華,舌淡苔白,脈象可見沉緩之象,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們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
  • 女, 35歲,自述脘腹脹滿不適,食少納差口淡,只有惡心的臨床表現(xiàn),自覺身體沉重。大便的情況呢,患者的描述是大便溏薄,再來就診的時候再詳細(xì)問了患者,除了有這樣臨床表現(xiàn),我們看到的舌脈,舌苔白厚膩,脈是一個緩的,那這個病人是個什么樣的問題呢?其......
  • 今天我們就跟大家來分享一首出自于《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川芎茶調(diào)散。那么川芎茶調(diào)散主要解決的就是外感風(fēng)邪,從我們這兒看的病因來說,它的病因很簡單,就是風(fēng),當(dāng)然我們也知道風(fēng)多兼加的就是寒和濕,那么我們這個地方的病因其實最最主要的就是風(fēng)邪了,所以......